2018年3月18日-19日,在海淀区进修学校STEM教育和项目式学习团队的精心组织下,海淀区STEM教师专项培训(第二期)在KY.COM顺利举办。来自我区各中学的30多位STEM相关代表教师参加了培训,围绕中学STEM案例的设计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分享。整期培训主要分为专题报告、原创项目展示与讨论、案例分享与体验三个模块。
图1 培训现场照片
图2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陈颖主任进行培训活动介绍
图3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崔琰老师组织培训活动
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模块主要是专家的主题报告,各位专家分享了自己在STEM领域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方法。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乔凤天博士做了题为《STEM教育现状与资源报告》的主题报告,介绍了STEM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STEM的起源和发展、STEM课程及其演化等;美行思远创新教育闫洪鸣博士做了题为《STEM项目与产品设计》的主题报告,介绍了STEM项目的相关内容,以及产品设计的具体方法;北京教育学院STEM+创新教育中心于晓雅教授做了题为《STEM教育在北京》的主题报告,介绍了中小学STEM教育实践的策略与途径,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开展STEM教学实践。
图4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乔凤天博士发言
图5 美行思远创新教育闫洪鸣博士发言
图6 北京教育学院于晓雅教授发言
原创项目展示与讨论
原创项目展示与讨论模块主要是来自于物理、化学、数学、技术等不同学科的教师的原创项目展示,各位老师都在日常的教学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参训教师围绕各个项目进行了深入地反思与讨论。《孟德尔定律的游戏开发及在教学中的应用》、《显微镜模型制作》、《智能衣架》、《创意机器人》、《水果电池的设计与制作》、《定位小车制作》、《制作机械臂》、《颜值的评估与应用》和《知识与文创——一带一路下的项目式学习》等一系列项目,不仅体现了跨学科融合的精心设计与规划,还进行了切实落地的教学实施与改进,此外,围绕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从工程的角度进行了产品的制作与应用,各个项目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之后各位专家分别对各个项目从项目确定、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点评并提出了意见建议,参加培训的教师都收获满满,不仅明晰了思路,也明确了改进方法,对日后的教学活动产生了有益的推动。
图7 原创项目展示
图8 原创项目讨论
案例分享与体验
案例分享与体验模块主要是专家带领参训教师一起观察体验实际的STEM项目,在动手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景山学校毛澄洁老师带来了3D眼镜制作的STEM课程,从眼睛3D成像原理入手,组织参训老师进行了体验与思考,在实际的动手制作过程中充分体验了3D眼镜的设计与应用。通过小组分组制作展示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参训教师切实地参与到课程中。美行思远创新教育韩冰老师介绍了STEM明星课程《桥》,从认识各种桥到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桥,在做中充分体验了桥梁工程师的工作,参训教师在动手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桥梁的基础理论知识,还通过不断探索亲身尝试,获得了动手能力的提升。
图9 景山学校毛澄洁老师发言
图10 美行思远创新教育韩冰老师发言
通过两天的培训,参训教师对于STEM的基本原理、教育现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原创项目展示与讨论过程中理解了如何设计课程才是一门真正的STEM课程、如何上好一节STEM课,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体验了STEM案例中具体的产品设计和实施评价过程,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