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海淀区骨干教师培养力度,提升骨干教师的综合素质。师训部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基于海淀区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需求,采取混合式研修的方式,多角度、分层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学期,综合素养课程以菜单的方式开设网络课程,4155名骨干教师参加网络研修并合格,合格率为99.75%。学科专业素养课程按照分学科、分学段的方式,1400名区级骨干教师开展了专题研修。
为了做好阶段性的总结,整体推进研修工作,2018年1月19日下午,海淀区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召开了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骨干项目总结会。会议聚焦如何理解和推进“众筹型工作坊式研修”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既有项目组的实践与思考,也有班主任的交流与碰撞,还有专家的点评与引领,所有参会教师在深入的参与中,提高了对主题的理解。
图1 赵杰志副校长主持会议
项目负责人樊凯老师以“推进众筹型工作坊式骨干教师研修的实践研究”为题,介绍了项目坚持以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实践导向设计研修课程,不断对接骨干教师发展的需求,以混合式研修和工作坊式研修为主要形式,突出互动参与、合作分享、实践跟进等特点,为区域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教研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推进骨干教师的研修方式从专家报告走向众筹学习的变革,项目组的老师带领各位骨干班班主任不断探索新的方式和途径,旨在提高骨干教师的实际获得感。项目组借助“教师众筹工作坊实践研究”课题,应对新时期的挑战,破解工作中的难题,从研修主题、研修内容、研修方式、成果转化四个维度精心设计,帮助骨干教师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发展骨干教师的专业能力。
图2 樊凯老师做项目总结发言
随后各小组针对工作坊研修中的问题开展了交流研讨。第一小组的代表王秀英老师,从众筹工作坊的界定以及众筹的内容等问题代表小组发表了看法:众筹就是专家、个体、群体之间的相互借力,生成新的智慧。工作坊研修中众筹的内容可以是课程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资源、教学成果、教学技能、教学资源等。
第二小组的代表迟淑玲老师,针对开展众筹工作坊的策略和方式发言:尊重学员的已有经验,就是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各自的价值,这是教师教育充满生命力之所在。所以调动参加研修教师的内驱力,是很关键的因素。
第三小组王永祥老师,针对如何实现教师个体经验向集体智慧的转变发言,他们组认为,要实现个体经验向集体智慧的转变,就要驱动老师的内驱力,采用课题研究的方式推动发展,使得研修既是一次培训之旅,更是一次研究之旅,所以整体理念就是从结果到目标,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规划研修的路径。
图3 小组聚焦问题,开展研讨交流
图4 王秀英老师发言
图5 迟淑玲老师发言
图6 王永祥老师发言
接下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研究中心主任鱼霞进行了点评。鱼老师首先从“什么是众筹型工作坊?为什么要转向工作坊众筹?怎么众筹?要解决什么问题?众筹型工作坊是目的还是手段?研修与研究有什么区别”等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与老师们深度互动。互动点评后,鱼霞老师做了《如何提高骨干教师培养质量》专题讲座,为工作坊研修指明了方向,解决了老师们工作中的很多困惑。
图7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鱼霞主任点评
图8 申军红副校长做总结发言
最后申军红副校长在总结中,充分肯定了骨干教师研修项目组的工作,对各位班主任的敬业和积极探索表示了真诚的感谢。申校长希望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后续的工作,要进一步加强研究,聚焦骨干教师研修的真问题,将骨干教师研修工作和实证研究结合在一起,认清特点,摸清需求,精心设计好课程,提高研修实效,切实将骨干教师研修项目打造成品牌,助力骨干教师专业成长。
2018年,骨干教师研修项目进入全面总结和收尾阶段,项目组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提炼成果,在实践中强化研究,破解区级骨干教师发展的瓶颈问题,用专业的方式为骨干教师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助力海淀教育的高水平发展。
(撰稿人:田成良、樊凯 图:张海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