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何穆彬主任、赵福楼副主任带领天津市教研室主任研训班一行82人来海淀区,围绕教研部门对口支持中小学发展、区域研修转型等内容进行交流。活动全天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进行,进修学校刘汝明副校长主持交流活动。
进修学校校长罗滨和进修附校校长董红军对天津市教研室主任研训班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陪同天津市教育同行参观了进修附校的校园和专业教室。
图1 罗校长致欢迎辞并介绍海淀进修学校研修转型情况
上午,围绕教研部门对口支持中小学发展项目进行了交流。
申军红副校长以《创新教研模式和工作机制 提升学校软实力》为题,整体介绍了北京市教科研部门支持中小学校发展项目的意义和背景,呈现了进修学校对口支持三所学校和建设两大研修中心的工作思路、工作策略、成效经验以及未来工作设想。
姚守梅副校长重点介绍了三年来进修学校对口支持进修附校的思考与实践,对“以校为本,需求导向;项目载体,破解难点;沉入对接,持续跟进;辐射带动,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
进修附校刘艳副校长和赵桢楠、胡彬两位老师介绍了对口支持为学校带来的新变化和无限生机。项目为学校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提升了学科的研究能力,一大批教师在全市和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示范课展示,分享与交流了研究成果和经验,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
图2 申军红副校长整体介绍进修学校对口支持中小学发展项目
图3 姚守梅副校长介绍进修学校对口支持进修附校发展情况
图4 刘艳副校长介绍对口支持促进学校发展情况
图5 生物组长赵桢楠、生物老师胡彬分享成长经验与感悟
下午,围绕教研培训部门研修转型进行交流。
刘汝明副校长系统介绍了海淀教师进修学校的基本情况、职能定位、研修转型的实践探索及研修队伍建设等情况,强调教育改革突出学校内涵发展、突出质量提升,只有实现研修转型才能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与会者一起观看了进修学校宣传片“向前的力量”和2016年大事记短片,直观感受到海淀区教师进修研修转型的探索与实践,加深了对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研修转型的理解和认识。
黄延林副主任以《基于学科素养发展的“深度学习” 教学改进的实践与思考》为题,解读了海淀区进行“深度学习教学改革”项目实验的背景。海淀区是全国首个“深度学习”项目实验示范区。黄老师从研究项目融合促“深度”和5+M+N研修课程建设助“深度”两个方面,强调以跨学段教研、学科能力等项目研究为基础,以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为载体,建设教师研修课程,促进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探索研修转型,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赵杰志主任详细阐释“中小学、职业高中新任教师培训项目和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介绍了海淀区教师培训中构建精细化的课程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研训效益,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强调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全区教师队伍结构迅速变化的背景下,建设面向未来智慧型的教师发展中心,不断丰富教育资源供给,为教师发展提供更加精准的可选择的服务,以提升区域教育品质。
图6 刘汝明副校长介绍海淀区研修转型的基本情况
图7 黄延林副主任介绍海淀区“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
图8 赵杰志主任介绍海淀区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情况
天津市教育同行对海淀区教师研修工作十分赞赏。双方还就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图9 天津市教研室何穆彬主任与刘汝明副校长深度交流
图10 互动环节天津教研同行提问交流
此次交流活动内容充实,气氛热烈,效果良好。天津市教研同行表示,一天的交流活动收获颇丰,认为进修学校对口支持中小学发展项目研究深入,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改进了学科课程建设与实施,提升了教学质量;进修学校的项目研究和服务意识,既提升了教研员的专业能力,也确保了区域教育质量持续稳步提升,希望在教研转型和教研员专业发展方面进行深度合作,相互启迪工作智慧,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作贡献!
(文:皮国萃 图:张治、王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