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研究并推动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推进“新品牌”学校建设与“1+3项目”实验,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课程指导中心组织实施了“课程建设工作坊”,开展了两次工作坊研修活动。
2016年12月22日,“课程建设工作坊”启动。海淀区教委基教二科唐建东科长、解淑娟副科长,教师进修学校刘汝明副校长,课程指导中心赵钰莲副主任、李辉老师、柯珊老师,来自“新品牌”和“1+3项目”学校的24位副校长、主任及相关教师参加。
工作坊启动伊始,海淀区教委基教二科唐建东科长对“课程工作坊”的意义、“新品牌”项目未来推进的策略等内容进行介绍。唐科长提到,2016-2017学年,“新品牌”项目的推进,需要做到四点:建设共同体,19所学校分4组,由专家进行指导;成立工作坊,组织课程建设研修;制订“新品牌”学校建设的指导标准与关键指标;加强宣传,全力打造学校“新品牌”。唐科长强调,通过工作坊研修,要提升学校对课程育人的认识,以问题导向和任务驱动的方式,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最后,唐科长代表基教二科,祝贺工作坊顺利启动,并衷心地希望各学校通过参与工作坊的研修活动而有所收获。
图1 海淀区教委基教二科唐建东科长讲话
进修学校刘汝明副校长强调工作坊第一次研修活动的目标是明确政策要求,把准方向;了解学校课程建设现状,聚焦问题;明确工作坊的任务、计划与成果预期。
图2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刘汝明副校长介绍工作坊规划
进修学校课程指导中心李辉老师对国家、北京市及海淀区有关课程改革、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文件进行解读,与大家分享学校进行课程规划的政策背景与依据。
图3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课程指导中心李辉老师解读政策文件
进修学校课程指导中心柯珊老师分享了义务教育学段学校课程规划定量分析的指标建构、分析方法及分析结果,指出课程方案撰写中存在的问题,明晰课程规划文本撰写的现状。
图4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课程指导中心柯珊老师介绍课程方案分析结果
来自“新品牌”项目与“1+3”项目学校的主管副校长、主任及教师就本学校的实际情况,介绍学校当前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面临的困难。通过交流研讨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适应高中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阶段任务,也增强了工作坊活动设计的针对性,增进了大家对做好学校课程规划的认识。
图5 各学校主管课程领导参与工作坊学习
最后,进修学校刘汝明副校长就工作坊后续的任务及活动安排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强调在工作坊的研修中,通过“学习、实践、研究、共享”,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完善学校课程规划,为2017年迎接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做好准备。
图6 第一次工作坊研修活动全体成员合影
2017年1月13日,工作坊开展了第二次活动。科大附中崔丽主任围绕“学校课程规划中课程结构与内容的呈现——新品牌和‘1+3’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进行了案例分享。进修学校刘汝明副校长就“学校课程规划中课程结构与内容的呈现方式与意义”带领大家进行了专题研讨。整个活动围绕课程规划中的核心内容展开研修,对推进“新品牌”及“1+3”学校的课程建设有引领意义。
图7 第二次研修活动现场
崔丽主任以“捋清课程发展脉络,找准学校特色教育基石”为题,分析了科大附中课程规划的背景,阐释了科大附中学校特色办学理念,从育人目标出发,解读了学校“三级四类”课程层级结构。介绍了“1+3”项目实施中课程校本化实施方面的思考与实践,认识到课程开发与实施要增强“关联性”,加强学科融合;增强“适应性”,落实学科拓展;增强“一致性”,统整课程资源,在加强教研的基础上,尽可能体现“学段贯通、学科融合和学习进阶”,以“课程内容列表”体现学段贯通,以“项目课程列表”体现学科融合。崔主任分享的经验,引发了参加研修各位领导的共鸣。
图8 科大附中崔丽主任进行案例分享
进修学校刘汝明副校长围绕学校课程规划中“教什么?学什么?”两个最基本问题引导大家进行了思考,强调了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师全员育人间的关系,提出课程内容在学校课程规划中的不同呈现方式,是帮助教师理解学校课程规划、对接学科课程实施经验和提升教师对学科课程的理解力、开发力、执行力和创造力的关键;建议把学校课程规划中课程内容的建构,与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学校课程基地建设、校本研修机制完善、学科课程改革深入推进重点问题解决等有机结合起来。结合部分学科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学习,引导大家一起探讨了学生学科间组块选课、分类选课、分项选课的思路,一起思考了国家课程中选修Ⅱ的开设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互动研讨环节,以“北师大杨明全副教授对进修实验学校课程规划修改建议”为案例,讨论了学校课程规划整体框架构建等问题,明晰了学校课程规划文本的基本结构和研制的基本要求。
在互动研讨环节,刘汝明副校长提出两个问题:做学校课程规划时,课程结构与内容设置的呈现方式与课程实施、评价整体设计时应该注意什么?从哪些维度建构这个方面的评估标准?引导大家深入思考。第二次研修活动结束时,提出了三点建议:(1)分学科进行课程资源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准备;(2)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整合的研讨;(3)按课程内容呈现的目的,尝试制作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的呈现图示或表格。三个“作业”在下次工作坊开始前进行集中反思与讨论。
图9 刘汝明副校长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大家思考
参与研修的各位领导认为,研修工作坊的研修内容具体,实践指导意义强,深受启发。
(文:柯珊 李辉, 图:王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