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在教研转型的实践探索中充分认识到,用科研的方法做教师研修,以项目为载体协同创新、破解难题,能有效提升教师研修工作的水平,提升教师研修质量,解决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在十三五规划启动之年,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成功申报立项了1项国家级规划课题、5项市级规划课题、22项区级规划课题。2016年10月15日,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召开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开题暨培训会。
图1 课题组负责人与专家团队
本次大会共有五项课题集中开题,分别是邱霞、牛玉玺、孙京红、王思锦、陈文雯老师负责的“中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问题研究”“思维地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实践研究”“小学数学问题解决领域下SPACE教学法构建的教学实验研究”“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研究”“中小学世界音乐教学实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赵勇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张彬福教授、张玉榛教授和叶宝生教授,北京教育学院王建明教授、李晶教授和吕俐敏副教授,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陈自明教授,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范存丽、以及三位特级教师谈文玉老师、李宁老师和李伟臣老师,共同组成强大的专家指导团队。来自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部分中小学参与课题研究的核心成员约13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图2 会议场景
一、集中开题 科研氛围浓厚
会议的第一个单元是开题,由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刘汝明副校长主持。刘校长首先介绍了与会的专家,并受市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委托,宣读了课题立项通知。刘校长强调此次举行的市级课题开题培训会,采用集中开题方式,旨在为课题组之间提供一个互相借鉴、学习的机会。
图3 刘汝明副校长主持会议
五个课题组分别做了详细的开题陈述报告。与会专家赵勇教授、郑国民教授、王建明教授、叶宝生教授、张玉榛教授,分别代表五个课题专家组宣读了专家合议意见,一致同意五个课题开题,并针对课题的推进提出宝贵建议。
图4 邱霞老师作开题报告
图5 牛玉玺老师作开题报告
图6 郭学锐老师(代孙京红)作开题报告
图7 高佳颖老师(代王思锦)作开题报告
图8 陈文雯老师作开题报告
图9 赵勇教授宣读专家合议意见
图10 郑国民教授宣读专家合议意见
图11 王建明教授宣读专家合议意见
图12 叶宝生教授宣读专家合议意见
图13 张玉榛教授宣读专家合议意见
进修学校支瑶副校长到会并讲话。支校长首先代表进修学校对各位专家莅临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其次,支校长全面总结、提炼了此次开题课题呈现的特点。课题选题基于问题、基于需求、指向实践;课题来源于进修学校已经开展的项目或重点工作,是在已有基础上的持续深入推进。在研究规划方面,做了充分的研究准备,体现出扎实的预研究、预实践。支校长还对各个课题组研究工作的开展提出两点要求:一是不忘初心,扎实推进研究,力求研究过程深、成果实。二是研究即学习,把研究过程当成学习过程,把研究能力的提升,作为教研员、教师专业成长的必修课。
图14 支瑶副校长讲话
五个课题顺利开题后,与会专家分别深入五个课题组,与各课题组成员就课题开题、后续研究设计与安排等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悉心地指导。海淀区教委副主任、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参与了“中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问题研究”课题组的研讨,与专家及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充分交流。
图15 罗滨校长同专家一起深入课题组指导
图16 专家深入课题组指导
图17 专家深入课题组指导
图18 专家深入课题组指导
图19 专家深入课题组指导
二、专家培训 学术质量提升
会议的第二个单元是专家培训,由首都师范大学蓝维教授做了题为“开题与教育研究的推进”的专题报告,蓝教授从课题开题前后的几项工作、教育研究推进的路径及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三个方面,对研究课题题目的确定、研究内容和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资料的搜集和研究数据和案例的分析等,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与会老师还就课题研究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实际运用、课题设计中的难点和困惑等,与专家进行了互动交流,现场研讨气氛热烈,与会教师深感报告内容精彩,受益匪浅,对课题研究工作充满了热情和信心。
图20 蓝维教授作科研专题培训
此次会议的召开,有力地推动了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的深入,有利于提升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实践性、实效性、规范性、科学性,对提升各学科团队的科研能力有意义深远。
(文:董伟光 图:张烨 肖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