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COM于2016年4月7日下午举办了教研部门系列论坛——学业质量评价论坛。本次论坛旨在探讨学业测评的评价理论和实践,讨论和总结2015年度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学业质量测评项目的经验。全体教研员参加了本次论坛,支瑶副校长、刘汝明副校长主持论坛。
第一个环节由质量评价中心张荣慧老师介绍评价和测评理论的应用。利用美国NRC《Knowing what students know》的评价三角模型探讨了什么是评价的本质,然后采用对比的方式介绍了经典测量理论(Classic Test Theory, CTT)和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 IRT)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第二个环节中,数学教研室付丽老师从“把握方向、落实理念、完善思考”三个方面汇报了该项目数学学科开发测试题的经验与思考。在相关文件的指导下,明确了采用真实情景考查能力而不只是知识的学业质量测评方向。以典型试题和学生表现为例,说明在素材和问点上如何落实这一方向和理念。进而提出关于如何开展基于科学思考和实践反思的改进,包括能力指标体系改进和应用测评理论进行精致反馈。
第三个环节是姚守梅副校长系统地介绍学业质量测评项目的背景、研究过程、测评报告撰写,以及基于测评结果进行教学诊断与教学改进的研究,进而介绍了该项目2016年新一轮测评的任务和规划。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开发了测试采用的指标体系和测评工具,在实施测试后采用项目反应理论和经典测试理论对数据进行分析诠释,进而撰写测评报告。学科教研员基于测评结果诊断教学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开展教学改进研究。
图1 姚守梅副校长汇报发言
图2 教研员聆听论坛内容
图3 教研员聆听汇报内容
刘汝明副校长对本次教研论坛进行了总结: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测评理论;评价的视野要开阔、维度要多元,关注课程教学,侧重诊断和改进;教研员从熟悉的命题工作到评价需要进一步学习、研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