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2日下午至24日上午,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召开“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研究”课题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学处莫景祺处长、首都师范大学王尚志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民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林立教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黄冬方老师等,有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品、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十一个学科研究团队核心成员,以及进修学校领导80余人。本次会议主题为“初中学业标准研制”,由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支瑶副校长主持。
图1 KY.COM支瑶副校长主持课题研究工作会
1月22日下午,会议就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交流。在夏满老师作了题为“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研究进展”汇报后,尹博远老师代表化学学科研究团队、李慧敏老师代表地理学科研究团队分别就“学科学业标准研制框架及研制思路”进行了交流分享。接着,小学教研室李静老师、王思锦老师分别就课题研究中的“学业标准研制思路及策略”“学科教学关键问题提炼思路及策略”这两个难点问题,为初中研究团队分享了小学研究团队的经验。
图2 KY.COM夏满老师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图3 KY.COM尹博远老师交流学业标准研制思路
图4 KY.COM李静老师分享课题研究经验
最后,黄冬方老师、王民教授、林立教授就课题研究的定位、核心内容、工作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的指导。黄冬方老师认为,在学业标准制定时,要注重学业标准框架内在结构的逻辑性,要追求学业标准的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一致性,要做到学业标准表述的准确性,要注重学业标准的可操作性;在研究工作机制建设方面,要在基于经验、理论制定标准的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从而保证学业标准的科学性和适切性。王民教授指出,学业标准的制定首先要吃透课程标准,并处理好课标与教材的关系;需要明确教学关键问题是触及学科本质且是海淀区教师真实存在的教学问题。林立教授指出学业标准制定需要体现海淀区的教学特色,要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便于检测,并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到到学业标准中。
图6 北京师范大学王民教授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图7首都师范大学林立教授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1月23日,初中十一个学科研究团队就“学业标准框架制定与样例修改”与“教学关键问题提炼”两个核心研究内容,分学科进行深入的交流研讨工作。其间,来自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李卫东老师、王立新老师,首都师范大学王尚志教授、卢慕稚教授、叶小兵教授等分别到语文、思品、数学、物理、历史学科团队进行诊断指导,进修学校的校长顾问陈燕、副校长支瑶、刘汝明分别深入到语文、化学、历史学科参加研讨。
1月24日,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思品、政治、音乐、美术等9个学科分别基于研究情况就“学科学业标准研制思路与教学关键问题框架”进行了汇报交流。总体而言,各个学科都能够根据对课程本质的深入理解与课程标准的深度把握来制定学业标准框架,初步探索出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学业标准的基本策略,并初步明确了教学关键问题提炼思路。
其后,莅会领导、专家就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课题研究工作进行点评与指导。莫景祺处长认为,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开展此项研究工作具有三个重要意义:第一,具有课程育人的意义。研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标准,就是将育人的要求落到实处。第二,具有教研转型的意义。教研转型的重要体现,就是以本项课题研究作为理论政策与实践之间的一个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第三,具有协同共进的意义。研究加深了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加深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同学科之间、团队之间的相互研讨,促进了团队整体研究水平的提升。

图8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学处莫景祺处长指导研究工作
王尚志教授以“关键问题是关键问题”为题,作了精心独到的指导。王教授认为,如何在学业标准制定与运用中落实核心素养,需要明确教师所需,聚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教师解决教学关键问题。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明确了教学关键问题提炼需要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关照教与学的障碍点,不必面面俱到。

图9 首都师范大学的王尚志教授指导研究工作
最后,课题总负责人罗滨校长就本次研究会做了总结,并对课题研究作出指导。

图10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课题总负责人罗滨指导研究工作
罗滨校长首先对课题研究团队、专家团队与为会议提供支持的工作人员表示了感谢。其次,再次明确此项课题研究工作的背景,即在新形势下教研部门的工作如何实现教研转型。接着,提出了关于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研究的7点思考:第一,学业标准的定位是学生学习目标的细化,是为了高水平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要保持与国家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帮助教师明确学生学习进阶要求;第二,学业标准、关键问题及指导建议应增加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第三,需要在现有学业标准的框架上再整合,学业标准的表述要准确,将能力、知识与学科素养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第四,关键问题的提炼要面向全区,既要追求结构化,系统性,又要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要明确教学关键问题的素养依据、问题依据思想;第五,教学案例研制要指向核心教学内容,要关注与学业标准、教学关键问题的一致性,要与日常的教学研究结合起来;第六,进一步建设科学的工作机制,即学科负责人总体把握方向,建设学科团队与课题团队的研究机制、小组研讨与交流机制、示范引领与整体推进机制。
最后,罗滨校长明确了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任务。指出研究工作要持续推进,工作方案要清晰,工作标准要明确,交流频率要加强;要做好多个研究项目的整合工作,尽可能地融合各项研究成果,提高研究水平;需要学习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上级发布的重要文件,从而明确研究的方向,在研究实践中内化改革精神,提升课题研究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