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项目启动
在
本次启动会主要分三个环节进行。
一、项目介绍与说明
首先,项目负责人教师进修学校罗滨校长对本项目进行具体介绍。罗滨校长分别从项目的背景和前期工作,教学关键问题的梳理,“微课”的文献调研,项目工作机制的思考四个方面对本项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罗滨校长指出,引领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方向,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本项目的意义所在。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与推进,旨在能够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准确理解课标,把握学科核心思想与方法,解决学科教学关键问题,提升教师教学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核心目标。罗滨校长进一步基于课标主题、学科本质、课程整合、知识关联、学生学习规律和特点等角度阐述了梳理教学关键问题的脉络以及界定核心概念的科学过程,并初步拟定了初中化学学科内通识性教学的9个关键问题和学科内实践性教学的13个关键问题,以供与会专家和教师进一步研讨。最后,罗滨校长又对“微课”这一新兴课程形式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与参会老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并对后续工作机制的形成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二、“微课”学习与研讨
在启动会的这一环节中,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师教育分社魏振水主任就设计微课程的核心出发点、本项目的具体实施建议、微课的起源与发展、微课的基本特征以及制作微课的常用工具及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与说明。魏振水主任在报告的最后对本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给出了他的几点思考:(1) 内容第一,技术要服务于内容;(2) 教师第一、学生第二,本微课视频是为教师培训服务; (3) 设计、脚本、录制、编制一个环节都不能少; (4) 技术团队一定要“在一起”;(5) 强调与文本的关系:“关键问题的教学”;(5) 强调协同。随后,“智慧海淀”网络技术支持公司的专业人士也对目前国内已有的各种微课表现形式进行了展示介绍。
最后,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莫景祺处长,对本项目在教育部层面的前期工作与参会教师进行了交流。重点提及了本项目的功能定位,即要实现教育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结合,兼顾学科间融合以及要把握现在与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方向。莫景祺处长不仅对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项目组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肯定,还表达了教育部对本项目参与的各位教师以及工作人员的支持和鼓励。
三、学科专家指导与建议
学科专家给出了指导建议主要集中在通识性和实践性问题的确定和表述上,目的是需要各位参与教师能够清晰的理解和接受这些初中化学的教学关键问题;并进一步明确,这些问题确定的核心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科内的核心认识和关键能力的发展。会议之中,专家和教师团队共同梳理出更为清晰的三个层次,涵盖10个通识性教学关键问题和16个实践性教学关键问题。随后,各位教师对教学课例与学科教学关键问题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初步研讨,并预期设想了最后微课视频的呈现方式。
最后教师进修学校资源中心的陈颖副主任进一步明确了这个项目将分三组进行,明确了各小组的负责专家与初步的人员安排,并确定了下一阶段的分组工作重点和项目推进的时间安排。
本项目的启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在国家层面,通过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学关键问题的进一步明晰,继续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对于海淀区教师进修领域工作的开展,尤其是为促进海淀区初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对海淀基础教育的推动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图1 启动会现场罗滨校长进行项目说明介绍
图2 魏振水主任进行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报告
图3 启动会现场莫景祺处长进行项目解读
图4 启动会现场王磊教授进行专家指导建议
图5 初中化学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项目启动会现场
(执笔人:冷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