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我校召开海淀区“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启动会
2014-11-20 08:58

2014年11月6日,“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海淀区实验工作启动会在海淀进修学校新址召开。“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是教育部课程教材中心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研究开发的教学改进项目。海淀区作为该项目的首批试验区之一,为顺利开展“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实验,海淀区项目组决定召开实验工作启动会,解读工作方案,培训学科实验团队,明确起始阶段实验任务,研讨实验策略,以促进实验团队科学、扎实地开展项目实验起始阶段的各项工作。会议由进修学校王世东书记主持。


图1 王世东书记主持会议

参加大会的领导和专家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学处莫景祺处长和海淀区教委副主任、进修学校罗滨校长、进修附属试验学校刘艳副校长、八一中学沈军校长、王华蓓副校长、中关村中学周卫平副校长、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刘汝明副校长、开放大学的张晓老师。海淀区进修学校实验学科教研员以及三所实验学校的学科老师参加了会议。


图2 会议场景

会议首先由海淀区项目负责人罗滨校长提出工作要求。罗校长首先简要介绍了项目的背景和目标。这个项目可以说是在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提高教学质量的背景下进行的,主要的任务是破解课程改革之后从理念到行为的难题,把国家的课程方案和课标落实好。项目的目标是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接着,罗校长提出项目的工作有几点需要关注的方面,一是要有整体规划的方案,区里和学校已经有这个方案,但是还需要有评估的内容和方式;二是团队协同攻关,专家、教研员与教师共同合作;三是老师要潜心深度学习,才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四是教学不断改进,教师是研究者也是实践者,也是被研究者;五是成果及时固化。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注意几个结合,即学习与实践的结合、课时与单元的结合、学科与跨学科的结合、学段内和学段间的结合、提高与引领相结合。最后,罗校长还宣读了项目领导张铁道副校长对项目提出的工作要求,一是不同学科要制定自己的方案,要有实操性,积累成功案例;二是借助深度学习的理念,探索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以及怎样引导教师开展教研工作;三是海淀作为全国教育先进地区,对国家项目提供专业支持,希望做出示范,积累资源,影响、辐射和带动其他省和区。


图3 罗滨副主任讲话

接着,海淀区进修学校项目联系人夏满老师做了题为《基于教学改进的行动研究-海淀区实验工作方案解读》的发言,从微观层面对实验背景、实验过程和机制保障等几个方面对海淀区实验工作方案进行了深入解读,明确了实验的核心价值、采用的技术路线以及从机制上如何保障实验的顺利实施等一系列问题。

八一中学王华蓓副校长从学校层面做了《深度学习促能力提升、教学改进促学校发展》的报告。从项目的工作背景、学校工作目标、具体工作思路和项目预期成果四个方面介绍了八一中学的项目研究计划。接下来,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黄延林老师介绍了数学学科的思考与实施计划。黄老师从一个案例说起,生动地说明了“深度学习”究竟“深”在何处。接着说明了数学学科如何进行项目实施,包括具体的实施计划及预期成果。

北京开放大学张晓教师汇报了第一期研修班评估的结果,用数据说明了研修班为推动教师、教研员、学生、学校和区域变化发挥的重要作用。一期研修班明确了“深度学习”项目的理念和实践策略。接着,张老师又介绍了网络研修实施方案的讨论稿,对网络研修的目的、内容、研修过程以及如何组织实施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阐释。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学处莫景祺处长从宏观层面对项目做了指导并提出了要求。首先,莫处长着重阐述了“深度学习”项目的背景和目标。另外,莫处长还说明了选择海淀来做这个项目的原因,他认为海淀教学水平高、科研氛围好,希望将来海淀能出经验、出不同类型专家,用案例的形式去做培训,另外也希望海淀能出资源、出成果。他表示中心的角色是整合全国的智力资源,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搭建平台,为一线服务,中心一定会在各方面为项目提供支持。


图4 莫景祺处长讲话

最后王书记做了总结,希望通过这个项目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王书记勉励大家相互协作,共同推进项目的顺利开展。(夏满)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