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2024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学教育的通知》中指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鲜明标志,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2024年10月发布的《北京市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工作方案》中要求“积极探索五育并举、融通互育的学校美育模式,把美育浸润学生、教师、学校作为实施学校美育工作的策略和路径。”书法在各学校实施美育浸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学书法教育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索书法课的育人价值,推进书法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海淀区特承办本次北京市书法学科教学现场会。
10月23日,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一体化落实的学科教学研究”为主题的北京市书法学科教学现场会在海淀区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和KY.COM主办,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承办。北京市书法教研员、北京市教育学会书法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祥魁老师、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段辉副校长、北京市各区教研员、书法教师百余人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由KY.COM中学书法教研员耿国华老师主持。
海淀区中学书法教研员耿国华老师主持活动
北京市书法教研员李祥魁老师在开幕式上致辞。李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举办的背景,为了积极筹备“北京市中小学艺术课程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切实有效将美育工作落实于课堂教学,特举办本次活动。北京市有一支高素养的书法教师队伍,这些年我们一直致力于北京市书法教育教学的发展,北京市中小学书法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力提升。书写能力和教学能力是书法教师的两项重要基本功,只有教师基本功过关才能够让更多孩子受益。本次活动是一次非常好的尝试,大家一起相互交流,共同进步提高。今后我们将更多的为老师和学生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北京市书法教研员 李祥魁老师致辞
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学段辉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段辉副校长在讲话中介绍了学校书法课程特色与活动成果,她指出学校是北京市金帆书画院承办校,学校高度重视书法教学,书法逐渐成为学校特色育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感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和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书法教研能够让学校承办此次市级活动,希望后面学校能在市区各级书法教学的交流展示活动中为书法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首师大二附中段辉副校长致辞
教师代表北京第二十中学附属实验学校刘观明老师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的参会感想:书法以其独特的魅力,浸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我们书法教师要齐心协力,在书法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行,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而不懈努力。她还代表参会与参展的师生向市区两级教研的指导表示感谢,感谢为师生搭建的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二十中附属实验学校刘观明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
教师说课展示
展览开幕式后,来自首师大二附中郭思彤老师(海淀区)、北京中学二分校谢东老师(朝阳区)、怀北学校冯艳双老师(怀柔区)的三位书法教师现场进行了说课展示。三位老师共同以隶书“雁不双飞”为主题,展示了三节同课异构的研究课。她们各自采用了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郭思彤老师以舞蹈姿态为导入,关注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将学习任务与实际生活深度融合,让学生将习得的技能通过制作冰箱贴的形式应用与实际生活,寓教于乐;谢东老师以“二十四节气霜降之写‘柿柿’如意”为题,通过巧妙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隶书中雁尾的用法,创造性地将“点线辅助”与“摹临复合”结合,细化了教学的评价;冯艳双老师则将“盛世中华”设计成一个大单元,又将这个大单元拆分为“盛世”和“中华”两个小单元,课程中将德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教学,通过“盛世中华”红色挂件作品的书写,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首师大二附中(海淀区) 郭思彤老师说课展示
北京中学二分校(朝阳区) 谢东老师说课展示
怀北学校(怀柔区) 冯艳双老师说课展示
专家点评
北京市书法教研员李祥魁老师结合本次活动主题与当下书法教学特点,对说课进行了精彩而专业的点评,为老师阐述了课前说课和课后说课的区别。李老师基于书法单元教学,为书法老师讲解了课堂降本增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强调要更好地落实书法单元教学,打造高效学习课堂,必须创造性的使用“课堂二十四法”,关注学生在书法课堂的实际获得。李老师在点评中说,小学书法教育为“埋种子”,中学书法教育为“护成长”,要明确中小学书法教学的不同定位。李祥魁的点评切中要害,醍醐灌顶,对于中小学书法课的育人价值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和指导。
北京市书法教研员李祥魁老师现场点评
专题讲座(教师基本功展示培训)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书法学院院长,中国职工书法家协会主席,原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华教授以《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时代使命》为题,为大家做了精彩的讲座。
郑老师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给大家做了精彩的讲座:一是书法是中国艺术的典型代表;二是书法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性;三是书法有记录传播、审美娱乐、陶冶性灵、愉悦身心等功能;四是书法还有“敦教化”“美人伦”“移风易俗”“化成天下”的传统;五是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需要;六是怎样提升书法水平。郑老师在讲座中强调了书法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功能和价值,提出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重要意义。在如何提升书法水平方面,杨守敬《学术迩言》中的观点:杨守敬在梁同书“书法三要”(天分第一、多看次之,多写又次之)的基础上,有增加了两点:“一要品高,一要学富”。鼓励大家不仅重视字内功夫,还要重视字外功夫。另外还引用了梁巘《承晋斋积闻录》中的“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帖中来,否则无本。早矜脱化,必规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弗拘。斯为不掩性情,自辟门径。”指导大家书法的学习要尊重传统,选好一家后深入学习,后面在广泛涉猎,逐渐形成自己的面貌,为大家指明了书法学习的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郑晓华教授为大家做讲座
另外,活动还开展了 “青春作笔 向美而行”海淀、西城、朝阳、通州、平谷、怀柔六区师生书法作品联展开幕式。海淀区中学书法教研员耿国华老师介绍了本次展览的情况:《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要求要全面提升美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展示机制。北京市教委近期也印发了《北京市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工作方案》,方案中提出了三个“着力”的目标,其中一个着力就是“着力营造美育育人环境,把美育融入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师生提供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美育全过程、全环境”。为了落实文件精神,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特举办了本次师生作品联展。本次展览由北京市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和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主办,以“青春作笔,向美而行”为主题,征集了六个区中学师生的书法作品,展览得到北京市书法教研员李祥魁老师和首师大二附中各位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海淀区中学书法教研员耿国华老师、通州区书法教研员王伟老师、朝阳区书法教研员郭勇老师、西城区书教研员金梅老师、怀柔区中学书法教研员沈振老师、平谷区中学书法教研员郭小芳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展览得以如期开幕。
参与活动的领导和老师到展厅观看了师生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本次展览汇聚了来自海淀、通州、怀柔、朝阳、西城、平谷六区的中学师生书法作品,充分展示了书法教育的丰硕成果和青春学子的艺术风采。
参会教师观看六区联展
共研共思,携手成长。通过此次北京市书法教学现场会,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书法课堂的教学研究方法和课堂实施路径,增强了研究学习的信心。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明确硬笔教学与毛笔教学的不同定位,深入挖掘书法课的内容和外延,进一步提高书法课的育人价值,希望书法教师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深入理解和研究教材、创新和丰富教学策略,真正将“普及书法教育,弘扬传统文化”落在实处。
教师感想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校区)(海淀区) 李长虹老师:10月23日上午听了二附中郭思彤老师,北京中学谢东老师,怀北学校冯艳双老师分别讲授的《雁不双飞》一课,不同的构思,不同的讲课风格,不同的课堂展现,各有千秋,每节课都有值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学创新的巨大潜力。无论是严谨教学、创意课堂还是温情教学,都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和超越。这种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正是推动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秉持“尊重差异、创新思维、学生主体”的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更加高效、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方法。
徐悲鸿中学(西城区) 夏翠微老师:六区师生书法作品联展中我们看到了教师扎实的书写能力及较高水平的艺术表现力。基本功展示说课环节三位教师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自己对于隶书横的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多学科融合全方位提高学生能力,给我们很大的启发。郑晓华教授引领我们认识书法在历史中承载文化的作用及对未来发展的期望,阐明中小学书法教育具有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重大意义。
北京市平谷区青年政治学院夏各庄校区(平谷区) 李小光老师:此次师生书法展,作品或矫健有力,或清新秀丽,充分展现了书法的艺术魅力。师生们笔下流转的不仅是墨香,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的传承与弘扬。观后深感书法之美,令人陶醉,同时也为师生们的精湛技艺和不懈追求点赞。
北京中学二分校(朝阳区) 任梅瑕老师:在参观师生书法作品展览时,我被那一幅幅或刚劲有力、或飘逸灵动的书法作品深深震撼。聆听书法老师的说课展示,更是让我受益匪浅。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书法的历史渊源、技法要点和审美价值,使我对书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老师还分享了教学经验和方法,让我看到了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怀北学校(怀柔区) 冯艳双老师:作为本次教研活动展示者之一,从备课、教学活动、作业设计、再到说课的整个过程,始终努力突破自己、提升自己。有幸能够站在领导和专家们提供的平台上,把自己的设计思路完整的展示给大家,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和成长机会。感谢组织承办的各级领导和单位为老师们提供的学习交流机会,让一线教师能有机会再次成长。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实验学校(通州区) 李璟老师:本次培训活动共有六个区县的教研员及教师参加。师生作品展展示了不同书体,各具特色,令人赞叹不已,不同学校的老师在作品前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学习。教研员的发言鼓舞人心,从中感受到了书法教育的魅力,书法教师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三位教师的说课展示和大单元设计使我深受启发,作业设计新颖实用,融合跨学科知识,极具创意。专家的讲座更是深入浅出,受益匪浅,让我对书法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培训机会!
文:耿国华、李昀珊、苗秀才、郭思彤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