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
【喜报】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被评为“优秀分支机构”
2024-07-31 10:27


7月26日,中国教育学会分支机构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激发分支机构活力,表彰优秀分支机构,交流分支机构工作经验,对进一步加强分支机构建设作出部署。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之文,教育部办公厅二级巡视员孔祥彬,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张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吕玉刚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监事长、副监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会各分支机构理事长、秘书长,分支机构依托单位代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学会、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学会代表,以及学会秘书处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 


朱之文会长讲话

朱之文会长讲话指出,要加大对分支机构的支持力度,拓展分支机构发展空间,充分激发分支机构活力,着重做好八个方面工作:把好政治方向、坚持学术为本、做好换届工作、拓宽发展平台、增强发展能力、大力发展会员、注重打造品牌、强化考核激励。对于下一步加强分支机构建设,他提出七点要求:一是充分发挥理事会的统筹领导职能;二是学会秘书处要扛起分支机构建设的首要责任;三是各分支机构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四是切实发挥好学会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五是依托单位要大力支持分支机构工作;六是加强与地方学会的交流与合作;七是积极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 


杨银付副会长、秘书长作相关文件说明

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杨银付就本次会议上印发的《中国教育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中国教育学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分支机构建设激发分支机构活力的意见》《中国教育学会分支机构年度考核办法(试行)》《中国教育学会分支机构年度考核标准》《中国教育学会分支机构换届工作总体方案》等文件作详细说明。 

为进一步做好分支机构工作,树立优秀分支机构典型,引导分支机构高质量发展,学会成立分支机构评审委员会,考察分支机构近五年工作表现,组织开展优秀分支机构评选。经学会秘书长办公会、会长办公会审议,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被评为57个分支机构中的6个优秀分支机构之一。会议举行了优秀分支机构表彰仪式,朱之文会长为六个受表彰的优秀分支机构颁发证书。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罗滨代表初专委做了《以专业和敬业创新机制优化服务》交流发言。 


荣誉证书


罗滨理事长代表初专委接受表彰


罗滨理事长做经验交流

为充分展示分支机构成果,会场展出了各分支机构的成果展板和实物。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党委书记、初专委秘书长申军红向中国教育学会朱之文会长等各位领导介绍了初专委第八届理事会的重点工作和学术成果,得到了学会领导的高度肯定。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初专委常务理事姚守梅作为初专委秘书处所在单位负责人应学会邀请出席会议。 


申军红秘书长介绍初专委第八届理事会重点工作和学术成果

                 



初专委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成果展板

荣誉是不辍耕耘的见证和砥砺前行的鞭策。在中国教育学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学会各个部门和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初专委全体理事会成员和会员共同努力,做出贡献,创造了这份荣誉。面向未来,初专委将继续携手更多专家、校长、教师,持续开展创造性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专业和敬业创新机制优化服务

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6年10月,2019年11月换届,组建了第八届理事会,罗滨任理事长,李锦韬先生任名誉理事长,秘书处设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在中国教育学会领导下,初专委传承老一辈优良传统,坚持政治建会、学术兴会、服务立会、规范办会,凝聚人才,创新机制服务行政决策和基层学校。五年来,举办24场全国性学术活动,各地450余万人线上线下参会。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官方媒体广泛报道。具体汇报如下: 

一、坚持政治建会,创新学习落实机制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多种形式组织理事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基础教育政策文件。在专题学习基础上,组织会员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年会,通过学会会议手册编印文件100余篇,每年在会员群分享200余篇学习材料。设一名副理事长主抓意识形态工作,建立活动发言三级审核制,新闻报道五级审核制。  

二、凝聚专家力量,创建六大学术品牌 初专委通过学术委员会、专家咨询会、各类学术会议,凝聚一大批教育行政领导、理论研究专家和一线校长教师,指导并积极参与初专委学术活动。

创建了六大学术品牌。包括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五届)、中国教育学会课堂教学研讨会(四届),还有高质量初中教育发展研讨会、初中教育校园行、学术年会和专家研讨会。品牌活动聚焦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习方式变革、课程建设、科学教育等主题,领导专家和理论研究者的高位引领,来自一线的优秀实践经验,通过主旨报告、沙龙、分论坛、工作坊、现场课等形式,广泛交流研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也为扩大中国教育学会的学术影响力做出贡献。

其中,“初中教育校园行”2021年11月启动,走进河北、上海、北京、云南、天津、浙江、新疆、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地,举办了14场校园行活动,展示、推广初中教育办学成果和经验。同步举办了10场“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校长论坛和4场“课程育人能力提升”教师论坛,有78所学校,百余位校长教师分享经验,140余万人线上线下参会,引发了全国各地初中校的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实现了走进一所学校,带动一个地区发展。

在历次活动中,第一次发言和授课的校长教师就有600余人,新生力量不断涌现。多地教育局、研修机构、中小学校将品牌活动作为当地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资源,组织集体学习。 

三、服务中心工作,创新联动互动机制 

建立联动交流机制。承担学会“领航计划”培训者培训方案研制和实施的部分工作,四次承办学会学术年会分论坛,以问题为导向,联合各地,聚焦集团化办学、深度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等,通过微报告、案例分享、深度对话等形式,全国各地185万余人线上线下联动研讨,传递学会声音,引领初中校办学质量提升。

建立联动研究机制。承担学会重点委托课题“初中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现状调查研究”,在全国7个地区教研机构和数百所初中学校开展调研。深入调研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的现状与问题,提炼典型经验,并将形成推进初中课程实施的政策建议。

建立专项研究机制。承担学会委托课题“学校教师工作评价研究”。在全国开展调研并形成报告,明确了校(园)长应当履行的教师工作职责,提出了学校教师工作评价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与方式方法,编制了《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评估-学校教师工作评价培训手册》,该成果已被学会采纳。 

四、坚持规范办会,建立流程多出成果 

建规立制规范管理。极发展会员,制订初专委工作规则、议事制度等,定期召开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理事长办公会,群策群力谋发展。

每次会议流程都有十个环节,包括确定大会主题、设计内容板块、明确主题报告、选择活动形式、充分沟通调度、实施三级审核、及时报道宣传、推荐成果发表、形成会议精要、复盘总结改进,以此确保每次会议质量,确保不断提高每次会议的质量。

积极组织课题研究。五年推荐申报课题72项,受学会委托管理课题26项。始终坚持集中组织开题论证、中期交流、结题鉴定。成果丰硕,不完全统计,发表论文155篇、出版著作72部、研究报告23项,并以优秀成果深入云南怒江、内蒙古科右前旗等地开展教育帮扶。

在中国教育学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学会各个部门和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初专委全体理事会成员和会员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工作。未来,我们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继续创造性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