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开元(中国)
探寻进修学校历史,凝炼海淀教研文化
——海淀进校召开“教研员口述史”项目启动暨培训会
2024-04-19 16:09

教研员是海淀进校和海淀教育发展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贡献者,是学校发展史中的宝贵财富,以教研员“口述”的方式,述说和记录学校发展,将为校史研究提供珍贵的一手资料,为挖掘海淀教研人精神特质,凝炼海淀教研文化奠定坚实基础。4月17日下午,海淀进校召开“教研员口述史”项目启动暨培训会,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胡艳教授及博士生刘佳、姜思羽,海淀进校校长姚守梅,副校长李宏伟,校长助理、信息与技术中心主任钟建业及项目组成员代表赵文龙、于欣、张治、郝国强参会。项目启动暨培训会由学校工会主席皮国萃主持。 



项目解读

皮国萃主席从项目缘起、已有基础以及思考困惑三个方面介绍了“教研员口述史”项目的启动背景,尤其强调了教研员口述史对于研究进修学校历史和梳理海淀教研文化的重要意义。 



领导寄语

姚守梅校长对胡艳教授团队及项目组成员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阐明了教研员口述史对于研究学校历史、传承进修精神的重要价值,并对后续工作提出了三点希望: 

抓紧行动,保存史料。在进修学校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代教研员贡献了毕生的心血和智慧,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这一代有责任有使命,抓紧行动起来,将这些珍贵的口述资料保存下来。 形成主线,开展研究。口述史不仅仅是教研员的口述实录,更是海淀进校的发展史、海淀教研的奋进史,也是新中国教研发展史的缩影,要用一条主线串联起不同年代教研员的口述史,从更宏大的社会变迁来研究和记录。 制定规划,做成体系。项目组要制定长远的规划,把这件事情做成一个体系,要召集更多的教研员加入到项目研究中,稳步有序推进,扎实做出成果。 



专家培训

北师大胡艳教授为全体参会教师做“口述史与教研员研究”专题培训,胡教授从口述史的概念、缘起与价值,当前口述史在教育研究、教师研究中的困境,口述史在教研员研究中的应用三个方面展开,结合大量的研究案例,分享了口述史在教研员研究中的重要价值与实际操作。培训结束后,胡教授就大家的一些困惑进行了解答。双方就海淀教研员口述史的推进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赠书仪式

姚守梅校长、李宏伟副校长和钟建业助理为项目组成员代表颁发了《大家来做口述历史》《顾明远口述史》《林崇德口述历史》和胡艳老师编著的《乡村教师口述史》等专业书籍,并向胡艳教授团队赠送了《见证成长——海淀教研叙事》一书。 



此次启动暨培训会,标志着“教研员口述史”项目研究正式启动,进一步明确了项目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也得到了专业指导和提升,大家更加坚定信念,树立信心,与全体海淀进校教研员一道,持续推进口述史研究与实践,探寻进修学校历史,凝炼海淀教研文化,也为中国特色基础教育教研制度研究贡献力量!


文:郝国强

图:徐磊

编辑:夏玲玉

进修开元(中国)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