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开元(中国)
深度对话 共探科学教育新篇章——科学教育研讨交流座谈会
2024-04-10 10:06

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推进教研支撑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海淀进校科学教育研究中心陆续邀请国内外科学教育学者进行研讨交流。4月2日,美国佐治亚大学科学教育博士王平、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科学教育》编辑部主任汤梅、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科学教育》期刊编辑张一鸣博士、北师大科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后吕贝贝来我校座谈交流,分享国内外科学教育经验。海淀进校校长助理陈颖、崔琰,中教研副主任赵岩,科学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尹博远、张柳、琚鑫以及海淀区中小学科学教师代表参与本次交流。


交流现场


欢迎致辞

海淀进校校长助理崔琰对科学教育学者和教师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崔主任介绍了海淀进校在科学教育领域的多年探索,并分享了自己作为科学学科教研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经历,回顾了海淀进校在区域科学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引领,介绍了科学教育研究中心的主要工作。海淀进校开展科学教育现状调研,明确科学教师专业能力生长点;升级教研内容,建构多元化研修课程体系;整合生成立体化课程资源,实现科学教师共研共享;依托专项研修和课程建设共同体,提升科学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 


校长助理崔琰致辞

海淀进校中教研副主任赵岩分享了自己关于科学教育的认识和见解,他认为开展科学教育首先应当厘清科学教育概念,澄清广大师生对科学教育的认识,并强调既要注意对有科学兴趣、科学特长学生的基础性培养,更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科普教育,培育科学土壤。 


副主任赵岩致辞


学术分享

王平博士以“美国科学教师培养计划和课程”为主题,介绍了美国两所大学的小学全科教师和中学科学教师培养计划;展示了科学教育课程、科学教学法课程的教学大纲等。

在科学教师的有效培训模式方面,王平博士重点强调了培训如何帮助教师通过真实世界的科研经历认识科学家是如何发展知识的,教师需要与科学家、工程师、研究生等科研工作者一起开展课题研究,充分参与到科研工作者的各项日常活动中,反思和提炼自己对探究和探究教学的认识,并根据这些科研经历和认识开发课程或改进教学。此外,王平博士还提醒科学教师要警惕对科学教育的窄化,应当重视科学阅读,强调了科学读写能力在科学素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王平博士发言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科学教育》期刊编辑张一鸣博士以“科学教育中融入写作的价值及实施路径”为主题,从科学教育中融入写作的价值意蕴、功能意味、实施路径三个方面进行了精彩发言。从价值意蕴来看,写作是表达科研成果的重要步骤。它可以启动元认知,也可以融入人文元素,是达成通识教育的重要环节。从功能意味来看,他通过蚯蚓笔记、瓢虫笔记、影子的调查以及美国《纸飞机》工程技术文档写作等案例,他提出可以通过写作促进学生科学实践、培养师生科学素养、改进科学教学评价。从实施路径上来看,学校可以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个方面共同创设重视写作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加强写作能力提升,促进教师强化写作评价导向。另外,他对《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办刊宗旨、栏目设置和投稿方式进行了介绍。


张一鸣博士发言

吕贝贝博士以“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时代诉求、规律机制与发展路向”为主题进行报告。首先,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背景、时代竞争与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论证了科技创新后背人才的培养是信息时代发展的战略诉求。其次,从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必备特征、国际趋势与推动力、创造力发展模型与人才培养系统四个角度,深入显出地分析了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规律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人才培养应采取理论构建与优秀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跨学科课程重构融合路径、课程教学渗透融合路径、多方合作融合路径,为科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吕博士在讲座中分享了关于我国学生科学学习表现及现状方面的研究成果,还详细阐释了阅读素养、数学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关系,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提供了有益启发。 


吕贝贝博士发言


交流研讨

教研员张柳和琚鑫介绍了海淀区科学教育的实践探索、科学教育研究中心的工作内容以及海淀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开展情况的调研工作。海淀区中小学科学教师分别就座谈内容发表看法,与各位学者进行了坦诚的交流和讨论。 


活动总结

海淀进校校长助理陈颖提到来访学者们的分享让在座教师从学理层面了解了国内外科学教师的培养情况,期待海淀进校与《中小学科学教育》有更加深入的合作。最后,陈主任表示海淀进校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将持续为区域科学教师搭建交流平台,定期举办阶段性展示活动。 


校长助理陈颖总结


参会感悟

KY.COM 琚鑫:通过主讲人的生动讲解,我了解到科学教育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我相信,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科学教育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北京市玉渊潭中学 谢丽娟:非常荣幸聆听了各位专家关于科学教育的报告,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引导,又有落地生根的实践案例,还有国外科学教师培养与科学课程的经验分享,真是受益匪浅。尤为深刻的是张柳老师提出了目前科学教育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科学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指引。 

北京市育英学校 鲁婷婷:此次科学教育座谈会令我受益匪浅。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如何在科学教育中加强写作能力的培养。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计划尝试以笔记本记录、课堂海报、图表和示意图等形式关注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论证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加深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附属实验香山分校 王海芳:王平博士的讲座,坚定了我们跟随区教研去大胆实践和探索项目式学习的信心。在我们已经开展的项目式学习的培训、交流、教研、课堂展示过程中,我们所经历的与王平教授所介绍的国外的科学教师的职后培训的有效模式是理念一致,行动一致的。我们应当借好区教研的“东风”,推动学校、教研组、学科组的教师队伍建设。 


集体合影

KY.COM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将不断加强与各方科学教育力量的合作和交流,助力区域科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文:海淀进校科学教育研究中心 

图:徐磊 

编辑:夏玲玉

进修开元(中国)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