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为培育一批在实践中有影响力的示范型教师,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推动区域教育质量提升,2022年7月以来海淀进校开展了“海淀区幼儿园金种子教师研修”,对135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开展持续2年的跟踪培养。项目由区学前教育研修室张瑞芳老师负责,全体教研员参与。
“金种子教师”在区学前研修室8名教研员和30名实践导师的引领下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难点问题开展分组研修。一年多来,研修成效显著,99人获市区荣誉称号,268篇文章发表及获奖,126人承担市区各级展示活动。
研修过程
项目聚焦“基于儿童视角的活动创生与实施”主题,以研究儿童为核心,通过任务驱动,导师带动,培养金种子教师成长为“善学、善讲、善做、善研、善思”的“五善”教师。
研修中借助国内外先进教育资源,采取 “教研员-实践导师-金种子教师”的层级研修机制,邀请北京市一线名师共同跟进指导种子教师现场实践,引领教师践行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重塑教师儿童观、教育观,改进教师教育实践。
一年来该项目组织教师开展26学时的线上研修和101场现场实践研修,形成阶段成果《基于儿童视角的教育活动创生与实施》案例集。
8组金种子教师在教研员带领下开展研修活动
阶段成果《基于儿童视角的教育活动创生与实施》
中期总结交流
2024年1月2日—5日,结合本学期研修主题“研究儿童 赋能教师”,教研员组织案例交流与研讨,邀请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教所教研员何桂香、刘丽、廖丽英,首都师范大学讲师谷长伟,区县教研员刘彩云、丁文月、祁静及秦燕,学前教育杂志社编辑李原,北京市六一幼儿院特级教师朱金岭对案例进行点评指导。
各组开展案例交流与专家指导
2024年1月11日、12日,区学前研修室在海淀进校组织开展2场总结交流,全体金种子教师、实践导师及幼儿园保教管理者共223人参加研修。活动由区学前研修室教研员张瑞芳和李程主持。
王海宇、谷馨、李南南等15名教师围绕“基于儿童视角的教育实践关键问题”进行教育策略和经验的分享,活动呈现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样态与教师的专业反思。案例体现了海淀区优秀教师的专业思考与实践智慧,教师相信儿童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倾听者和对话者持续支持幼儿主动学习与深度学习。
会议主持人张瑞芳、李程
石晶、李浩然、李雪、齐琪老师分享《教师支持幼儿户外自主体育游戏的推进研究》
黄仪老师分享《开端之美——如何提升美术活动中导入环节的质量》
15位教师代表发言
活动邀请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教所教研员庄薇、学前教育杂志副主编程洁、编辑冀倩瑄及中国教科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原主任白爱宝、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原副总园长国秀华行点评指导,专家们对教师实践成果进行积极肯定,并提出下一步研究建议。
1.项目研修聚焦“儿童本位”从观念到实践的落实,并通过扎根教育实践来检验教师儿童观是否真正落地,是抓根本、重实效的研修行动。
2.教师能够站在儿童视角,从问题出发,指向实践改进,成果具体明确,看到了研修共同体的力量、教师的钻研精神与专业思考。
3.希望教师要坚定专业自信,夯实现有成果,拓展研究范围;不断提高理论素养,理解关键概念,把握问题本质,系统思考各要素关系。
专家点评指导
最后,学前研修室李峰主任感谢市区专家对海淀区培养优秀教师给予的大力支持。专家的指导帮助金种子教师找准方向、发现优势和明确问题,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她希望教师加强理论学习,重视自我觉察和反思,促进实践的创新突破。
区学前研修室主任李峰做总结
邀请专家为发言教师赠书
此次总结交流活动是前一阶段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有益探索与经验积淀,也是教师链接过去与未来的自我省思。后续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儿童为本,带领教师聚焦区域教育实践难点问题持续开展研究,培养一批优秀的示范型教师,带动区域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提升。
文:张瑞芳 李峰
图:孙菲、翟金泉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