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上午,海淀进校启动2024年青年教研员研修,开展以“责任担当 拼搏奉献 努力做优秀的海淀教研人”为主题的沙龙活动。姚守梅校长、申军红书记、李宏伟副校长、党委青年委员闫赤兵老师,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全职支持大兴进校发展的陈燕校长、安彩凰校长、李天印老师和夏满老师,以及学校40余位青年教研员齐聚一堂,深度研讨,共享观点,激发碰撞。研修活动由校长助理、校长办公室主任皮国萃主持。
一封来自大兴进校的“感谢信”
活动伊始,姚守梅校长郑重宣读了大兴进校为海淀进校发来的感谢信。感谢信中,大兴进校由衷感谢申军红校长、陈燕校长顾问、夏满校长助理、安彩凰校长助理和李天印老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机制,特别是海淀进修的精神带到大兴,为深度推进合作办学,为大兴进校转型发展和跨越式发展,为大兴区教学水平提升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感谢信既饱含深情,又实实在在,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校领导和青年教研员代表为五位老师献花。
主题访谈 聆听前辈们的故事
质量评价中心王帅鸣老师,陈燕校长,安彩凰校长和李天印老师为大家呈现了精彩的主题访谈。三位前辈将教研工作的经验和智慧,乃至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智慧,毫无保留地分享给青年教研员,激发大家对“进修精神”“教研员标准”和“新时代教研工作的标准和要求”的理解与思考。
陈燕校长
“责任与担当”是教研员从事教研工作的必备素养、牢固基石和操行要求;教研员角色和职能:示范、引领、助力、陪伴;教研员的基本功:学科教学能力的研究与实践;教研工作标准:规范、科学、优质、高效;海淀教研工作标准:精益求精,追求极致;扎实务实是创新的前提,加强自我修炼,形成独到见解,在复杂的情况下积极应变。
安彩凰校长
“团队与研究”是有效开展教研工作的法宝,“海淀进修精神”指引大兴高中教学管理干部工作室建设富有特色;坚持做正确的事,每周一次研修活动,紧随教学工作周期和时间点;直面问题,团队攻坚,破解教学和管理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做真研究,做实教育;年轻教研员要勇于突破创新,厚植功底,抓住机遇。
李天印老师
“拼搏与奉献”让教研员始终保有对工作的热情,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收获感动与快乐;教研工作要关注“悟性”,提升教师的思维境界;善于抓住内因和外因,做好自己的事。
陈燕校长代表三位前辈向青年教研员提出希望
“强师必自强,赋能先蓄能”,要勇于承担重任,迎接挑战,脚踏实地,内练苦功;“心中有目标,眼中有方向,脚下有路径”,提升自身的专业实力和转化指导的能力;铭记教育和教研的使命与责任,牢记职业要求,更作为毕生的事业追求,勇往直前,破浪前行。
工作坊研修 且研且思 触动前行
在接下来的工作坊研修环节,师训部谭文明和谢婧两位老师带领青年教研员借助ORID(焦点讨论法)的思维流程,回顾、研讨和萃取主题访谈中的关键信息,分享个人和团组对资深教研员身上所体现的进修精神的理解,并众筹践行进修精神的实际行动。
在刚刚结束的访谈中,三位老师分别为我们讲述了哪些具体的事实信息?还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关键词或“金句”?三位老师的讲述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哪些细节让你感到震撼/意外/崇敬/感动/有压力和挑战?这些细节,让你联想到自己哪些过往的教研工作经历或故事? 三位老师身上所体现出的共同宝贵品质有哪些?为什么他们具备了这样的宝贵品质?支撑他们这些行为背后的信念是什么?和三位老师相比,青年教研员在传承和践行进修精神方面,面临的挑战和具备的优势有哪些? 在听访谈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特别的体会或启发?听了主题访谈,又做了这么深入的互动交流,展望2024,在践行进修精神上,青年教研员可以具体去做的一件小事是什么?如果让你给今天的主题访谈重新拟一个题目,你会怎么拟?如果让你把今天访谈的全部内容,用一句话分享给没来参加活动的老师,你会怎么介绍?
此次研修在学校多屏互动教室开展,尝试了将传统工作坊与新技术、新设备相结合,更好地生成与互动,为大家带来全新的体验。青年教研员在工作坊研修中被卷入,被带入,积极参与,深度思考,共享智慧,彼此触动,传承进修精神,勇毅无畏前行!
领导寄语 传承的力量 温暖而坚定
闫赤兵老师感慨于一上午充分热烈而又充满温暖温情的现场研修,带领青年教研员回归到最本真的学习状态,开展了一次学习榜样、传承精神、赋能提质、奔赴未来的主题研修。闫老师以“读书”“思考”和“实践”三个关键词与青年教研员共勉,扎根海淀教育,积极迎接挑战,努力提升自我,共享职业幸福!
申军红书记在总结讲话中,以“精心”“精致”和“精彩”对此次研修活动予以高度评价,指出这是一次“汲取力量,沉淀自我”的精神之旅,带领大家生动解读和深刻诠释了海淀进修精神、进修作风、进修标准和进修行动。申书记对青年教研员寄予希望:牢记教育使命,坚守教研初心,传承进修精神,抓住成长机遇,责任担当,拼搏奉献,努力做优秀的海淀教研人!为海淀教研和海淀教育的再发展做出青年人特有的贡献!
海淀进校“青年沙龙”成立于2013年,旨在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促进成长,实现个人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双向赋能。本次研修活动作为2024年“青年沙龙”首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青年教研员深受震撼和鼓舞,也记录下了他们的收获和体悟。
中学教研 陶常娥:今天的青年教研员研修,是一次讨论进修精神、学习进修精神、传承进修精神的精神之旅。进修精神是什么呢?是拼搏与进取,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问题,都积极学习,保持思考,形成系统认知;是付出与奉献,在无数个朝朝暮暮中,始终和教师共同奋战在教学第一线,心中有“大我”,工作中“无我”;是责任与担当,在复杂情境中直面问题,在困难重重中坚守初心。作为新一代的进修教研员,从前辈身上汲取力量,更要沉淀自我,传承进修精神、续写进修传奇。
小学教研 郭晓丽:当李老师对着我们说:这世界归根到底是你们的。他们眼里的关爱之情让我突然之间热泪盈眶。作为青年教研员,扎实的学科教育的研究功底,是我们自强的深挖点,也为我们的责任与担当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每一个教研活动中给老师悟性”,做好“转化指导”是我以后在工作中不断值得深研的命题。经历过后会成为故事,而老一辈人的“故事”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老一辈人的注视下,我们坚定前行。
学前教研 陈敏倩:在今天的研修现场,我们看到老一辈进修人的娓娓道来,听到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经历的一个个关键事件、一段段岁月的记忆,感受到他们对于教研事业的投入、热爱和执着。他们对进修精神做出了最生动的诠释,进修精神是一种信仰,是一种感召,更是一代又一代进修人的文化传承。在学校发展的新时期,作为青年教研员,我们必须勇于担当,修炼内功,不负韶华,勇毅前行,努力在学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留下我们的足迹和我们的故事!
师训部 郝国强:这次研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我对进修精神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知。前辈们在支持大兴进校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守教研人的“责任与担当”,以“拼搏与奉献”解决难题,靠“团队与研究”推进改革。作为新时代的教研人,我们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进修精神,始终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协同创新”的思维开展各项工作,通过高质量研修助力教师发展,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不断擦亮海淀教育的“金名片”。
教科室 杨智君:一上午的研修活动,始终感动和敬佩于老一辈进修人深耕精研、勤思善学、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品质,这就是进修精神最生动的诠释。作为一名青年教研员,我时常反思自己是否配得上“海淀教研员”的称呼,如何更好地担起青年教研员使命?我想,始终要坚持的是以高标准开展工作,有创新的传承、有思考的实践、有策略的坚守,向身边优秀的教研员前辈学习,不断修炼内功,做一名有追求、有定力的优秀教研员。
经开办公室 曾瑞强:今天的研修活动,感人至深,鼓舞人心。三位教研员的一言一行深刻地诠释着进修精神。我看到了他们对职业深深地爱,对专业厚厚地爱,对事业无悔地爱!我感受到了他们身上发出的光和热,体会到了他们坚守的力量。他们是我学习的好榜样!作为青年教研员,我会牢记前辈的谆谆教诲,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勇挑重任,用智慧解决真问题,高标准、高效优质开展各项工作,争做一名优秀的教研员!
信息与技术中心 高琳:感谢学校提供的学习机会,前辈教研员结合真实的工作和经历对于进修精神做了深入的解读,我深深体会到进修精神不只是一种理念,一种信念,而是一盏指引我们从理论到实践、从理念到行动的指明灯,照亮青年进修人前行的路并将进修精神传承下去。本次活动首次尝试了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作坊的创新融合,将大家的所思所想即时的输出呈现,有效的促进了各组成员的创意生成与智慧碰撞,令人印象深刻。
文:皮国萃
图:张治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