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课堂育人能力,海淀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系列培训之“思政大讲堂”活动正式启动,聘请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专家、大学教授、中小学教育教学名师,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论创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进行培训,启发思政课教师从更高站位、更宽视野,对思政课程育人进行贯通式思考与实践。
9月25日下午,海淀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系列培训之“思政大讲堂”第二次培训活动在海淀进校顺利举行。
本次“思政大讲堂”活动邀请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编辑室编审张广宇老师从教材编写者角度作“领会新精神,把握新教材”的专题讲座,海淀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基地校思政课教师和各中学高一、高二年级的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培训。活动由海淀进校中学教研室副主任赵岩老师主持。
赵岩副主任主持活动
张广宇老师作专题讲座
张老师的讲座主要围绕“二十大报告新提法”“二十大报告在教材落实情况”“教学实施建议”三部分内容展开。
首先,张老师带领大家认真学习了二十大报告中的一些新提法,重点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五个必由之路、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等内容进行了具体分析。
之后,张老师对高中思想政治统编教材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2《经济与社会》、必修3《政治与法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等的修订依据及具体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修订情况做了一体化的阐释,也为初高中教学衔接提供了指导。
最后,张老师为大家提出很有针对性的教学实施建议。一是研读原文原著,以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为根本遵循,思考教材修订的必然性、必要性,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明确修订意图和重点。二是把握整体与局部、理论与实践两对关系,理顺教材逻辑。三是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历史故事、新时代故事,阐释教材理念,引导学生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张老师的讲座启发广大思政课老师理清政策文件、课程标准、统编教材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教材修改背后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明确所教授学段的具体任务要求,将党的理论政策文件精神,通过课堂教学入耳入脑入心地传达到学生身上,做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现场教师认真学习
任兴来老师进行总结
活动最后,海淀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研组组长、中学思政教研员任兴来老师进行了总结,希望老师们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明确教材变化,理解修订意图,同时要站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角度,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做好与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大学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衔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文:郝国强
图:杨家旺
编辑:夏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