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开元(中国)
名师计划||海淀进校基地迎来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培养计划11名学员
2023-02-23 14:57

活动背景


2月20日,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简称“双名计划”)举行开班活动。此次活动是新周期“双名计划”三年培养工作的开端。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一批教育家型名师名校长,营造“教师终身学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有力支撑新时代教育更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嘉毅出席开班活动并讲话。


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以“胸怀国之大者 培育大国良师”为题作主题报告。


“双名计划”的300位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20家培养基地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同志等400余人参加了开班活动。


海淀进校基地学员参访及座谈活动

2月18日-19日,教育部“国培”项目办召开了“双选会”,各培养基地分别解读培养方案,阐述培养特色,学员分组演讲,讲述教学主张和教育思想,学员、基地通过相互了解进行双向选择,经过志愿申报、基地录取等环节,最终,来自全国10个地区(河北、山西、湖南、新疆、河南、广西、江西、内蒙古、广东、吉林)、4个学科(语文、数学、化学、物理)的11名特级、正高级教师成为海淀进校基地学员。


2月19日晚,海淀进校基地11位学员来到位于远大路的海淀进校新校区进行参观,对报告厅、理化生实验室、微格教室、双屏多屏互动教室、运动场馆等跟学员未来研修相关的空间进行了详细了解,通过参观,学员对在海淀进校基地未来三年的学习生活也充满了期待。





之后,基地举行了学员座谈会。海淀进校基地罗滨校长、林秀艳副校长、支瑶副校长、苏明义主任、刘锌主任,导师张鹤老师、黄玉慧老师,以及名师计划项目组成员参加了座谈会。

罗滨校长首先对海淀进校的导师团队进行了介绍,对各位学员的到来表示欢迎。

学员们进行了自我介绍,观看了海淀进校50年校庆短片,并谈了自己未来三年的研修需求和期望。

周景明:教研员的工作经历让自己对海淀进校充满了向往,希望在未来三年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主张,加强对教师培养方法和路径的学习。

周启新:过去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理论提升上遇到了瓶颈,同时也希望能带领更多的年轻教师发展。

屈辉:自己主持湖南省最大的名师工作室,希望未来三年提升自己的同时也带领更多教师成长,让教研落实到课堂上,让教学主张的逻辑性、结构性、学理性更加严谨。

谭程:用物理实验教学推动农村学校的物理教育,带动农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通过体验式教学,探索在当地适用的物理教学模式。

王粤敏:零散的教学观点需要诊断、归纳、总结、提升,同时也特别需要加强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学习和理解。

李维民:希望在未来三年的研修中,加强对整本书阅读的理解,对语文教学不同学段之间进阶的理解,探索出在当地教育生态环境下让学生素养落地的方法。

王红燕:自己做了28年班主任,一直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但对于新课程的理念怎么落实到课堂上,还缺乏可操作的方法和经验,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当地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吴春来:海淀进校基地领导、导师和项目团队的周到细致让人感动,未来希望在语文教学和教师培训方面多多学习海淀的理念、方法和经验。

刘莉:从遥远的新疆来到北京学习,不仅是跨越地理上的距离,更是跨越理念和认知上的鸿沟,希望和导师、小伙伴深度交流、共同成长。

陈静:选择海淀进校是因为这里有一个更懂老师的团队,在这里我想知道教师成长的密码,如何才能带领教师实现更好的发展。

何彩梅:当地对教师的发展很重视,能不远万里来到北京学习不容易,希望能更好地理解新版课程标准,深入研究高中的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和策略。

海淀进校基地的导师和项目组团队也对学员们的问题和需求进行了一一回应。选择了海淀进校,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选择了一种文化,希望大家牢记自己的教育初心,走出舒适区,做好困难准备,为未来三年的学习留下成果,为自己的教育生涯留下海淀印记。

黄玉慧老师

张鹤老师

苏明义主任

支瑶副校长

林秀艳副校长

刘锌主任

韩巍巍老师

最后,罗滨校长对学员提出了几点要求——

有目标:要不断提升对学生学习和学科育人的认识,加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加深对学科本质的认知。

真投入:每年两次的集中研修,要克服工学矛盾,带着问题来,带着收获走。

真实践:将学习带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边研究边实践,通过实践反思改进教学。

有成果:名师学员已经有了很多成果,在海淀的学习是“从有到优”的过程,是让成果更有价值的过程。

真整合:学会整合海淀和当地的资源,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汇报,通过名师工作室的建设让项目资源发挥最大效应。


未来三年,海淀进校培养基地将基于名师培养计划定位、地方教育发展需要和学员自身成长需求,遵循名师成长规律,充分利用海淀优势,一人一方案,为学员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成长平台,促进学员再突破、再发展,努力成长为新时代“大先生”!


文:名师计划项目

图:张烨 孙菲

编辑:夏玲玉

进修开元(中国)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