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学习内化,开启海淀智慧教研赋能育人新征程
2022-03-30 13:58

3月29日下午,海淀进校迅速组织干部教师召开专题会,罗滨校长传达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启动仪式”上怀进鹏部长的讲话精神,大家共同学习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资源建设和应用情况,探讨海淀区在双师课堂、一体化联研、作业设计等方面的创新探索,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更好地服务广大中小学校、师生和家长。




背景介绍

3月28日,教育部举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启动仪式。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仪式并宣布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这是教育部推出的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是以实际行动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迈出的重要一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一期项目包括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点击播放视频>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宣传片

启动仪式上,青岛市、KY.COM、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5个单位负责人作交流发言。海淀进校罗滨校长代表海淀区作《国家平台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赋能中小学育人质量提升》的主题汇报。


罗滨校长汇报

怀进鹏部长讲话精神:

教育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以“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为总要求,坚定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上线,是教育系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是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持续推进建设并充分运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将进一步缩小“数字鸿沟”,有助于我们深刻思考新形势下“教育何为”的问题,有助于把数字资源的静态势能转化为教育改革的动能,有助于把制度优势和规模优势转化为教育发展的新优势,推动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


怀进鹏部长讲话

怀进鹏部长强调:

要以平台开通为契机,紧紧抓住数字教育发展战略机遇,以高水平的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

一要建立教育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把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打造成提供公共服务的国家平台,学生学习交流的平台、教师教书育人的平台,学校办学治校与合作交流的平台,教育提质增效和改革发展的平台,实现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和教育现代化的平台。

二要坚持优先服务师生和社会急需,支撑抗疫大局。为抗疫一线师生打造一所永远在线的网上课堂,加强抗疫知识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保障。

三要坚持自立自强,强化效果导向、服务至上,引领教育变革。运用平台深化“双减”、赋能职教、创新高校教育改革、深化评价改革,突出效果导向,推进应用服务支持。

四要坚持守正创新,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推动共建共享。汇聚众力、广集众智,为各方协同发展、共建共享数字社会创造契机。

五要坚持高水平开放合作,打造国家品牌。加强国际交流,探索数字治理方式,努力成为智慧教育的国际引领者,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主页

(www.smartedu.cn)

3月29日上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和应用进展成效。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教育部在原“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基础上改版升级的,于3月1日试运行,并于3月28日正式上线。平台包括专题教育、课程教学、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实践经验等6个版块,共有36个二级栏目。现有资源总量达到28052条,新增资源17300条。平台试运行以来,资源更加丰富,应用更加广泛,运行安全平稳,有效支撑了“双减”工作和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社会反响良好。

教育部新闻发布会现场

国家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海淀这样做:

罗滨校长在启动仪式上介绍到,2020年2月17日,教育部开通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面向全国广大中小学师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海淀区参与开发了11个学科2000余个课程资源包,形成了关于资源建设和资源应用的海淀经验:

一、 关于资源建设的经验

一是明确工作定位,坚持育人为本、系统架构、需求导向、开放灵活,确保教学资源的通用性和示范性;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实行组织扁平化和团队协同化;三是坚持标准引领,根据教育部研究制定的建设和审核标准,从资源建设和资源审核两方面细化要求。

二、关于资源应用的实践

一是突出资源的四级应用,服务地区、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二是创新资源应用模式,开展双师同步教学、先学后教翻转课堂、线上线下融合应用、项目化专题学习和五育融合学习模式。

海淀区教师参与研制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感谢教育部对海淀工作的高度肯定和充分信任,海淀区参与国家平台资源建设的历程和资源应用的探索,是主动作为、务实贡献的行动,更是自身专业能力提高的机遇。未来,海淀区将继续“超前一公里的”研究与思考和“最后一公里”的应用与落实,用好资源,用好学习过程大数据,赋能师生成长。用“大教研”范式服务好海淀教育,用技术赋能,让困难地区的学生学习到北京名师的课,为优质均衡发展做贡献!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