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开元(中国)
6位特级教师谈“如何用专题引导学生线上自主学习”
——海淀进校教育集团线上教学研讨会(5)
2020-04-16 10:10

4月13日,北京市中小学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正式进入线上学科教学新阶段。为更好地落实北京市教委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中小学课程教学工作的部署,建立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相适应的课程教学机制,海淀进校教育集团于4月15日下午召开第五次线上教学研讨会,围绕“如何研发、选择、组织加工学生学习资源”“如何指导学生用好资源自主学习”等问题,继续进行深入探讨和系统分析。

海淀进校教育集团总校校长罗滨、常务副校长申军红,海淀进校副校长姚守梅、林秀艳以及全体教研员、培训者,海淀进校教育集团6所成员校以及人大附中、理工附中、八一学校、中关村中学、北京市第二十中的部分干部教师,北京市延庆区、怀柔区、大兴区,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保定市易县,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兴安盟科右前旗,湖北省丹江口市,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等多个海淀进校对口帮扶单位200多位干部教师参加了视频会议,会议由海淀进校副校长林秀艳主持。


图1 会场剪影

图2 林秀艳副校长主持会议

 

来自特级教师的思考

一、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周曼云

校本化视域下的资源转化探讨——专题引导式自主学习小结

周曼云老师以“校本化视域下的资源转化探讨”为题,对线上专题引导式自主学习资源研发及使用做了经验分享。周老师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并总结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与内涵。在理论基础上,周老师进一步从实践领域,并结合区57中王丹老师关于《论语》整本书阅读的线上观摩课、科大附中教师线上观摩课等案例,分享了“如何指导学生用好资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1. 自主学习—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

2. 如何提高自主学习力:自己学、愿意学、正确学、持续学

二、如何指导学生用好资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1.通过课程设计和实施来用好资源

2.对资源的四种认识

   资源转化率层面—优化资源,而非扩大库存;提高质量,而非增加重量

   资源适切性层面—确立基准,而非制定标准;满足差异,而非拉大差距

3.用好资源的原则:

   基于标准—育人目标

   基于学科—素养载体(弥补劣势,突出优势)

   基于学段—资源类型,如形式生动与思维深入

   基于学情—实践操作,高质量教学最后一公里

4.策略路径

融入课程系列、变为学习活动、突出任务驱动、化为工具策略、加宽作品平台、强化过程评价、落实一课一得。

 

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地理特级教师  丁利

在线教学,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丁老师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从线上教学资源、教师、学生三方面作精彩分享。

l.线上教学:教学资源的特点

   学习资源特点:丰富性、系统性、针对性、学术性、共享性

   当前应聚焦于线上学习中教师、学生、资源三种教学交互,其中两种以上类型的强交互就利于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2.教师:整合教学资源供给学生学习

以区空中课堂学习资源辅助要素复习,设计学习任务指导,引导学生用资源自主学习。

3.学生:自主获取学习资源课堂再加工

  教学过程:教师设计任务-学生获取资源-自主探究-交流

探讨师生互动研究资源:基于学生资源,提炼讨论问题,推动思维深入,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效的互动式学习

 

三、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王化英

云端课堂——教学新形态

王老师以“云端课堂——教学新形态”为题,围绕“学什么、怎么学、如何评”三个问题,从“有料、有趣、有得”三方面着重讲述如何利用专题课程引导学生的线上学习。

1.专题课程内容指向学业关键能力(有料)

基于课标、基于教材、基于学生

2.以情境活动推进课程内容,增强互动性(有趣)

关于课程的设计:设计学习伙伴,有亲密感;设计活动情境,有参与感;尊重认知深度,有弹跳感。

关于情境创设:生活中真实的需求情境;为学习设计的活动情境;整合课程资源创建的课文情境。

3.以综合性实践活动融合学习目标,外化课程效果,提升实效性(有得)

在课程进程中以综合性实践活动融合目标的达成,教师要把测量工具与评价量规融于活动中。

 

四、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化学特级教师  白建娥

立足学情  专题引领

聚焦于“立足学情,专题引领”,秉持“线上每一节课都是全年级的公开课,要确保每节课都是精品,确保每道题都科学严谨”的理念,白建娥老师分享了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年级化学教师团队进行化学课程资源建设的方式、过程与成效。提出了切口小,角度新,针对性强的“微专题”设计,总结了录播视频的特征及制作要点,并设计了多种答疑活动以弥补录播视频中解决问题不及时的缺陷。

1.微专题聚焦:教学重难点;解题障碍点;知识遗忘点。

2.录播视频制作要点:视频短,不冗长-专题视频15分钟左右,习题讲解1题1视频;节奏快,不拖沓;有动感,不犯困。

3.录播视频特点:

  优点:灵活、效率高、可自主选择、细致入微(适合学困生)

  不足:缺少互动与“课堂生成”,反馈与解决问题不够及时

4.答疑活动:兵教兵:学优生为全年级学生录制讲解视频;清华附中空中学堂平台“课程答疑版块”;班级微信群答疑;企业微信直播答疑。

最后白建娥老师总结到:立足学情,能促进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发展的专题就是好专题。

 

五、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 政治特级教师  张年丰

师生合力,聚焦学习的发生

张老师以 “师生合力,聚焦学习的发生”为题,从教师在线政治学习中设定议题,选择情境,设计任务等方面,与大家分享了在线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途径促进学生真正自主学习。

张老师还以二轮复习中“ 同心战‘疫’”“如何才能做到科学战‘疫’”等议题为例,从任务设计、设计意图、学习成果等方面深入分享了政治学科的在线教学方式。

1.在线教学环节:议题统领,把握方向;情境探究,感悟生活;自主学习,思考提升;解决问题,升华认识。

2.教师引导作用:

  设定议题,方向引导,价值观引领—案例:新冠疫情相关的几个议题。

  选择情境,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学习的价值意义。

  设计任务或问题,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建构生活与知识的联系。

 

六、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物理特级教师  宋诗伟

融合 驱动 交流  评价——线上教学点滴体会

宋老师基于实际教学的体会以“融合、驱动、交流、评价”为题,着重讲解了当前线上教学需要关注的四个要点。

1.资源丰富 择优融合:课程资源+集体备课+自主备课=学生学习资源包;呈献给学生的是单一清晰的、可操作性强的、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

2.居家学习 任务驱动: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教师引导至关重要,任务单的作用非常重要。

3.线上授课 重在交流:线上授课可选的工具很多,最重要的是互动交流要保持畅通。

4.目标达否 评价反馈:除了课上目标达成之外,课下也要有适当的学习评价反馈环节;能得到及时的激励性的评价,学生才会更加重视。

 

自由研讨

在6位特级教师做完经验分享后,参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研讨既有理论的高度,也有实践的深度,内容丰富,深受启发,受益良多,加深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解,同时对于学生学习资源使用策略方面也打开了新思路。

精彩分享:

周曼云老师提到“市级、区级资源,需要结合学科、学段、学情的情况”,搭建学习的框架、路径,进一步推动学生掌握具体方法,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当然,这对于老师的要求很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海淀进校附校香山分校马秋利

从区域的角度,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要考虑课标、校情、班情、学情,该增则增、该减则减、该调则调,给学生设置任务支架,给学生思考、思维的空间,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杨华

有三点感触最深,启发很大,将会在之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践行:一是面对诸多资源,要结合学情优化组合,才能高效使用;二是坚守一个理念“每一节课都是公开课,确保每节课都是精品”;三是需要特别关注学生解题的障碍点和遗忘点。

——海淀进校附属玉渊潭中学谢丽娟

听完清华附中白建娥老师的分享,感触颇深。第一,感受到了清华附中在集体备课、资源梳理与呈现上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第二,白老师提出的“微专题”对高三学生特别有效和实用,启发我们在教学中需要精心制作一些微专题视频,助力学生学习;第三,白老师的分享对我们开展线上教学起到了很强的示范作用,今后我们也会结合本学校的学情开发资源,让学生学习真正发生。

——海淀进校附中胡植全

人大附中丁利老师分享了一位数学教师的教学案例,教师在开展主题拓展型课程的教学中,先将资源进行整合再发布给学生,然后基于学生的研究成果再进行课程教学,这一案例给我特别大的启发。

——海淀进修附属实验学校王粟田

我感受很深的有以下几点:白建娥老师的分享,可以总结为“实、精、专”;张丰年老师的分享给我的感受就是“真”;宋诗伟老师在资源整合、任务驱动,以及引导实验方面做得特别好。让学生利用家里的素材做实验,克服了线上教学中实验无法进行的局限,也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物,体会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物理教研员  李俊鹏

在线上教学的时候,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授课的题目转化成议题,变为学生的学习主题,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获得感:通过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线上教学的效益不减少。幸福感:通过议题的引导,让学生解决问题,对知识的应用有很好的效果。安全感:减少学生线上学习的焦虑,通过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提高,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政治教研员任兴来

张年丰老师对于课程资源的使用上是信手拈来,目光敏锐的。她能够很快的把社会和时事的热点引入到课程中,让学生学习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解决问题。

——海淀进校附属实验学校冯国蕊

张年丰老师关于让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选取素材,作为复习出题和知识载体的做法,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也有一些困惑。选取素材和编成试题需要学生具备筛选信息、语言组织、文字表达等能力,在具体实施布置任务的时候如何做到所有学生得以完成?张年丰老师针对问题,予以了解答,她表示,学习的发生是需要坚持的,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不是一步到位,需要给予学生耐心和时间。

——海淀进校附属玉渊潭中学  王森

 

总结讲话

海淀进校校长、海淀进校教育集团总校校长 罗滨

罗滨校长首先对与会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无私分享表示了感谢,她指出,6位特级教师基于实践的深度思考、基于案例的观点提炼、基于理论的模型建构等,对于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海淀在线教学的发展有很大的裨益。

罗校以《学习:在校·在线·混合式》为题,对在线教学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样态,分享了3个观点,提出4个关注点。

一、三个观点

1.未来学习是混合式学习

疫情期间的学习是以在线学习为主的混合式学习,而未来的学习将是以在校为主的混合式学习。在线教学面对网络空间互动不足、不灵活等诸多局限,需要以多种方式让自主学习发生,让学生的思维在场。通过对学生学习动机的调动,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单前置的引导,课后辅导交流互动的支持等多种方式,使得学习在互动中发生,学生思维在互动中发展。

2.用高质量问题促进思维发展

学生的成长是思维的发展,通过“怎样”“如何”“为什么”等高质量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能够进行深度思考、同伴研讨、观点表达、探究分析、解释评价、改进建模等等,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3.资源:优化比扩容重要,差异比标准重要

在海淀区空中课堂资源的研发过程中,并没有盲目增加课程资源的数量,优质的资源能够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主动学习。同时课程资源研发的标准不只是基于封面、格式等外显的标准,更关注的基于学情、学科和学生的差异性。

二、四个关注点:

精:核心内容、主干知识;大单元、结构化主题

短:微视频时间要短,语言要精炼

动:促进学生多元互动,且保持一定的频次

小:小班化教学,增加交互

最后,罗滨校长指出,要持续研究和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遵从学生线上学习的逻辑和学科学习的逻辑,灵活使用资源,重组教学过程。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海淀进校教育集团以踏实严谨的作风,坚守“海纳百川、协同创新”的精神,坚守“用科研的方式做教研”的理念,根植于教学实践一线,聚焦线上教学关键问题,开展系列线上教学研讨活动,为疫后学校课程的重构及未来教育的发展,激发了深入的思考,提供了一定的智慧支持。

 

参会领导、教师感言

我带领40位高中干部教师及教研员参加了今天下午的活动,大家感觉非常有收获。尤其是学习支架、微专题、对学生真正的尊重等观念对我们启发很大!

——延庆教研中心主任 李明强

今天下午参加了海淀线上教研,6位特级教师进行了经验分享。收获颇多。第一,理解了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背景下的自主学习;第二,教师、学生、资源,互相交互,提升学生满意度;第三,线上学什么、怎么学、评价学;第四,习题录解答,不同层次学生尤其差生解题技能提升;第五,收获无数值得思考的句子,比如:自主不等于自由;主播如何“带货”,才能让学生敢于“拼单”;每节课都是精品、每道题都科学;关注学生真实学习的发生。

——延庆教研中心高中部 赵凤娟

今天学习感触比较深的有四点:特别注重学科团队的合作;注重对资源的提炼、整合、加工;注重课堂效果的评价作用;注重方法的有效性。

——怀柔区第三中学副校长 刘福东

学习体会有两点:一、答疑解惑。此次研讨会,紧紧围绕教师在线上教学的困惑:如何整合丰富的市区校资源有效应用于课堂?如何运用任务驱动引领学生获取、分析资源形成新的资源,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基于生动的课堂实例,提出了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的具体方法,可操作性极强。二、方法鲜活。白建娥老师提出的“短视频”“兵教兵” “企业微信答疑”“团队合作确保每一节课都是精品”等,都是高三教学真实案例,可以让参与学习的教师无障碍学以致用。面对新的教学方式,除了老师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改进外,高质量的教研更是老师需要的,特别期待再次参与海淀教研活动!

——首师大附属红螺寺中学副校长  秦建如

令人期盼的周三下午,确实收获特别大。将近3个小时的时间,了解了多个学科线上教学的高效做法,对我们后期专题资源开发设计特别有帮助。针对复习阶段、引导式自主学习专题阶段、新授课衔接、准备开学阶段,海淀进校教育集团组织了系列专业引领的活动,能够工作、生活在这个集体,是件特别幸福的事。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  徐国珍

进修开元(中国)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