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教研有道 海淀区“成长中的骨干教师”系列论坛活动
——朱文娟英语教学实践研讨
2019-05-24 09:26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助力名师成长,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推进全区教学研究,2019年5月21日下午,由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主办,北京市北达资源中学承办的海淀区“成长中的骨干教师”系列论坛活动在北京大学体教中心205多功能厅举行,来自全区100多名初中英语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图1 老师们认真倾听

活动开始,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初一年级教研员聂成军老师对本次论坛及主讲人北达资源中学朱文娟老师进行了介绍。同时到场的还有北京教育学院李宝荣教授,特邀嘉宾人民教育出版社熊金霞老师及北达资源中学校领导。

本次论坛上,朱老师首先进行了《基于主题语境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探究》的主题发言。她提出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大背景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主题语境创设真实的情境进行单元整体教学,以问题为驱动指导学习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体悟文化,启发思维,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以达到学科育人的目的。以《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10单元为例,通过案例分析,她认为通过主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体现不同文本的内在逻辑,把握知识内容,将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有意义地串联起来,构建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在主题情境下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过程可以打破语言知识学习的碎片化和散点化,有助于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产生整体感,并围绕单元话题有效构建相关语言知识体系。基于创设的情境,有必要进行文本的再构,输出活动更具有关联性、逻辑性以及综合性。

图2 朱文娟老师做主题发言

图3 老师们积极思考

基于主题发言的内容,朱老师进行了一节展示课,教授内容是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10 第一课时。主题情境为:一名英国交换生来京,中方接待家庭在欢迎晚宴上点餐。学生们体验了问题驱动式学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气氛热烈。

图4 情境带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图5 愉快的学习氛围

展示课后,北京教育学院专家李宝荣教授就主题发言和展示课进行了点评。李教授指出,单元整体目标是有一定的整合性和包容性的,单元整体教学仅仅有情境链和情境的整体性是不够的,必须通过一个整合性输出来体现。她提出本节课的特色就是把语言和思维整合在一起。在关注情境的同时,也关注语言。另外,李教授还指出,学习还是个性化的,要考虑语言生成的个性化,需要思考活动形式是采取个人活动、两人活动还是小组活动,并建议小组进行互听互评,互相倾听,互相评价。

图6 李宝荣教授点评指导

图7 在场教师专注地倾听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熊金霞老师从编者的角度,进行了点评。她指出在教材的编写上,中国的文化元素是渗透在教材内容中的,需要老师们去挖掘。她认为朱老师的课很好地将文化渗透在活动中,重视思维的训练,鼓励老师们在未来的教学上能够更好地利用教材,挖掘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图8 熊金霞编辑精彩点评

图9 在场教师用心地记录

最后,聂成军老师对此次论坛活动进行了总结,“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信念:在未来的英语教育教学中,要为解决问题而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引领学生学语言,悟文化,建思维。”

图10 聂成军老师总结发言

图11 部分参加论坛的老师合影

 

(撰稿: 岳咪 王昳馨)

(摄影:李新跃)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