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开元(中国)
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方式变革(一)
--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首届全国课堂教学研讨会”成功召开
2018-10-29 09:27

2018年10月26—27日,中国教育学会“首届全国课堂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市八一学校举行。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KY.COM和北京市八一学校承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江苏省南京市教学研究室、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天津市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共同协办。

来自中国教育学会、海淀区教育系统两委一室的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教师研修机构的教研员和培训者、中小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共计20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参会代表围绕“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方式变革”这一主题,听名师说课、观优秀课堂、闻大咖观点、关注学段进阶、变革学习方式,共同交流与探讨新时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改进之道。会议由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副主任赵建国主持。

图1 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副主任赵建国主持会议

本次大会历时一天半,分为六个单元:开幕式、教学说课展示、现场课堂教学展示及研讨、专家沙龙、专题报告、大会总结及闭幕式。

3个学科、3个学段,16个分会场, 22节现场课、49节说课、85份教学设计墙报,展示了各地的名师风采,与专家评述、同行研讨、专家沙龙、专题报告等形式结合,形成一次全国范围内的跨学科、跨区域的大教研活动,深度探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变革。

图2  首届全国课堂教学研讨会圆满召开


开幕式

领导致辞

北京市八一学校沈军校长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

图3 北京市八一学校校长沈军致辞

沈校长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他表示,八一学校有机会与全国各地教育界同仁共同探讨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这一话题,感到非常荣幸。

学校始终秉承“继往开来,开拓无前”的校训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与时俱进,肩负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伟大职责。

沈校长指出高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北京市新高考改革的推进,都迫切要求学校调整课程结构,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探索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八一学校在海淀进校的指导与支持下,围绕课堂教学做了很多积极有益的探索,成绩显著。学校将借助首届课堂教学研讨会的平台,持续研究,不断改进,致力于师生的共同成长。

沈校长祝愿全国各地教育同行在课堂教学的精彩展示与专家的专业引领中收获满满!

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尹丽君作大会致辞。

图4 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尹丽君致辞

尹书记指出海淀区是著名的文化教育区、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地,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是全区学校和教师发展的专业支持机构,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验的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希望借助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所搭建的平台,海淀的教师能够与上海、浙江、江苏、天津、重庆的教育同行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互相借鉴,共同成长。

尹书记感谢来自全国各地和北京市其他区县的教育同行的辛劳付出,区委教育工委、教委将尽最大努力为研究中心的各项工作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与会议介绍

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KY.COM校长罗滨以“成就学生 发展教师“为主题,回顾了中心工作,介绍了大会情况。

图5 KY.COM校长罗滨作介绍

1.回顾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及成效

职能: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是公益性、学术性、协作型的组织形态,是全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平台、交流平台、成果推广平台和服务平台。

工作:

成功举办

o        两届全国教师发展学术会议

o        两届教师专业发展专家研讨会

o        系列核心素养与学科教育专题论坛

o        系列教师教育资源建设专题研讨等

成效:

获得了全国与会代表一致好评,形成了老师们喜欢的品牌项目,增进了研修机构深度交流合作,搭建了高校与一线之间的桥梁,建立了协同创新长效交流机制,促进全国各地教师的专业发展。

2.介绍研讨会的背景和内涵

背景: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有结构化、情境化、任务型、实践型的课堂教学与之匹配,教师面临着巨大挑战。

内涵:

o    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方式变革的基本理念:

不是简单放弃某种学习方式,不是固定使用某种方式;

强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增加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增加学习方式的选择性。

o    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应具备五大特征:

强调学科本质,防止浅层化;

强调学科结构,防止碎片化;

强调学习关联,防止技术化;

强调学科关联,防止孤立学习;

强调深度学习,防止思维僵化。


领导讲话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在大会上做重要讲话。

图6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讲话

杨秘书长向参会的各位专家、老师、同行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

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级教师研修机构的教研员和培训者,中小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齐聚海淀,围绕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方式变革,交流分享新时代课堂改革的优秀实践研究成果,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教师学科课程育人品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方式变革,杨秘书长提出了四点要求:

1.坚持育人为本,以德为先。要注重大、中、小学育人一体化培养,也要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坚持发展为本,能力为重。要着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坚持学生主体,师生共同成长。要引导教师开展“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和条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验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学习、探究学习、建构学习,从而成就学生发展教师;

4.坚持教师主体,教研引领教改。教育改革要有文化自信,我们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成为教育的主角。

杨秘书长表示,中国教育学会将继续指导、支持中心的工作。希望大家充分利用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的平台,学习思考,研讨交流,合作碰撞,为进一步推动全国教师专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7 与会专家和领导合影

开幕式上,领导讲话为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明晰了路径。关于课堂教学的深入探讨还在继续………


相关链接:

海淀区委教工委、区教委诚邀湖北省丹江口市教育局、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教育局、河北张家口市赤城县教育局、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教育局、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教育局等对口支援地区的教育同仁代表一同参加了首届全国课堂教学研讨会。希望通过此次教学研讨会,共同学习、交流、分享、推广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的优秀实践研究成果,提升双方教师的学科课程育人品质,促进双方教师的专业发展。

对口支援地区的教育同仁们参会后,对海淀区委教工委、区教委为各对口支援地区搭建学习、交流最先进教学实践研究成果的平台致以深深的感谢,纷纷表达震撼和赞叹之情,表示参加此次首届全国课堂教学研讨会收获很多,感悟颇深,并表示会将此次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到的先进理念和优秀经验带回各自地区,为本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做出贡献。


进修开元(中国)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