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对党章进行了新的修改,修改后的新党章,对于每一名党员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党章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做出的又一次历史性的决策和贡献。党章要求我们每一名党员务必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武装自我的头脑,指导我们的工作。党员务必履行的义务是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人民服务的本领。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这些要求我们每一名党员务必认真学习政治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最重要的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从身边的小事,一点一滴的做起,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工作,在岗位中历练,在岗位中成长,这也是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对于我来说,4年多的工作经历让自己不断成长,在所从事的工作中,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新任教师培训项目是让自己锻炼最多、成长最快,也是难忘的一项工作。新任教师培训所涉及到的工作内容比较多样、系统、综合,项目的顺利开展既要进行顶层规划,又要认真精细地实施,既要开展专题性研究,又要在实践中实施行动研究,既要完成常规任务,也要不断推陈出新!新任教师项目可以用“四性”来概括:重要性、研究性、整体性、精细性。
1.重要性:新任教师培训项目是常规性培训项目,面对的对象为入职一年的新任教师,近几年来海淀新任教师数量增多,2016-2017学年新任教师人数已高达1100余人,虽然大部分都是应届毕业生,但是差异较大,虽然对职业有着高涨的热情,但同时也在入职期经历着理论与实践的挫折。在入职初期,新任教师是否顺利实现由学生到合格教师的角色转变,不仅影响着他们的职业倾向和职业持久性,而且直接影响着学校未来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2.研究性:本区中小学新任教师近年来呈现出人数逐年增多、高学历人群比例不断加大、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占相当大比例的特点,这些特点促使新任教师培训工作加强研究、积极应对。为此,我们采用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开展研究,不断迭代优化实践,并总结有效经验进而形成方法论。为提升教师教育课程质量,我们也重视教师教育专业化建设,积极开展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研究,经过实践研究形成和固化了分析流程和模型,并努力将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培训实践。
3.整体性:新任教师培训项目既要整体规划全区新任教师的公共培训,同时也要以学科为单位,顶层设计学科培训项目。对于项目整体来说,要上位考虑区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的关系、公共培训与学科培训的关系,要整体设计培训的成果、组织管理等。对于学科培训来说,项目组需要顶层设计规划23个学科的设计、开展、实施等,既要基于新任教师阶段的特点设计培训主题,同时又要给各个学科特色发展的空间。
4.精致性:为了保障培训的实效性,每门课程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基于每个目标设置具体的内容知识点。在培训过程中尽力想到培训的每一个环节,并一一落实。如在师资沟通方面,以具体的知识点、培训目标等方式多次沟通;在活动安排方面,前期做好顶层设计并将具体的内容和要求形成文字稿;在学员学习工具上,结合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学以致用;在管理方面,为更加规范有序,精心安排活动环节,学员就坐、会场背景、音乐、横幅、座位标识、路标、安全预案等均细致落实。
新任教师培训项目经过多年的积累,虽然成效明显,但是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在未来我们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第一,研究新任教师三年发展目标。从研究内容上来说,目前我们开展的研究是针对入职一年的新任教师的素质特征和需求,但是对于新任教师入职期而言是三年,三年后对于这么一批优势和不足同样凸显的新任教师来说,他们的发展目标是什么?是我们在实施培训前需要明确的。
第二,构建新任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在了解了新任教师三年发展的目标后,我们需要依据目标建构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课程体系包含三年的课程内容。随着新任教师的特征和需求的变化,课程需按阶段性划分,针对每个阶段新任教师存在的问题设置促进其成长的全部课程。
第三,区校联动做好新任教师培训。实施新任教师培训的主体是区、校两级,区、校两级如何衔接、如何联动共同做好培训是我们进一步需要研究的内容。合理利用区、校两级的优势,明确各自负责的培训,可以避免区、校两级重复培训及漏掉促进新任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
第四,开展新任教师培训的元研究。如果说教师培训是实现教师素质、专业发展的基础,那么对于教师培训领域的研究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对培训研究的程度将直接影响教师培训的质量,教师培训的有效实现,必然依赖于对培训领域的研究。目前,我们对教师培训需求分析、课程设计与实施、评估、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的基本理论、设计要素、经验模式、培训流程和管理机制等,但在如何保证实施的质量上,在技术、方法、工具方面还需进一步精细化。同时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观察、总结不同类型培训的特点,探索建立具有指导性、针对性的培训模式。
今天,我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下,在前辈们的呵护下逐步成长,忘不了领导和同伴为了我安心准备发言,默默承担了所有管理安排等事宜;为了我假期学习顺利,同事一个人来学校整理培训档案;为了我的成长,大家真诚地提出建议;为了我的性格,改变沟通方式;为了我的发展,给我搭建下校带教和在职读书的机会;忘不了每次发言后,领导和老师的鼓励,每次遇到事情后,领导和老师的支持…. 我不禁扪心自问,该怎样对待工作,才无愧于前辈们的殷切希望。
记得有人说,把工作当成一种事业的人,不是为工作而工作,而是通过努力工作为国分忧、为民谋利。把工作当作一份职业的人,则完全是为工作而工作,工作是为了养家糊口,在他们眼里工作只是谋生之道、安身之术、立命之所。而把工作当作一门副业的人,工作仅仅是一个招牌、一个幌子,他们心不在焉,甚至弃公益,谋私利。
道理显而易见,然而真正将工作当成事业却不能仅凭一时的热情,更需要的是一种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工作氛围,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进修精神,此时此刻,我不敢大言不惭的说已经将工作当成了一份事业,但我却有理由相信,现在的工作氛围,现有的进修精神,现有的工作机会,正促进我和我的同事们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培训中心党支部 崔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