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名师工作站于2016年12月15日、22日在海淀区政府第二办公区南203会议室分两组召开了学科组工作研讨会。会议针对2016年“书香文化节”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各学科组特色活动及成果进行了梳理,同时对下学期“教学交流研讨季”活动方案进行了研讨并广泛征求了意见。20位学科组组长及两位顾问杜毓贞老师、吴琼老师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名师工作站苏明义主任主持。
各学科组组长首先针对“书香文化节”活动,对各组开展的启动会、专题讲座和交流研讨活动进行了详细介绍,特别是针对过程中的活动组织和设计、学员收获与分享、专家讲座的创新点进行了分享与交流,并对本组教研论文的评比方式、评比过程与结果进行了介绍。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除了名师工作站统一布置的“书香文化节”活动以外,各学科组根据学科、学段以及组内教师的结构特点,各学科组认真设计、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在会上各位组长针对本组召开的学科特色活动进行了交流,总的来说,呈现出了以下特点:一是充分调研和了解了本组导师、学员的现状、特点和研修需求,并针对这种特点开展活动,例如小学综合、信息技术、德育心理、教育科研组的学员存在学科背景多元化的特点,这四个学科组的活动设计探索了如何在相近学科中进行借鉴与融合,将多元学科变为一种优势;二是关注学科理论与实践前沿,如物理组邀请中科院院士开展院士科普报告,信息技术组参访微软对新技术进行学习体验,历史组精选书籍引导学员关注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三是注重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如学前组、化学组、中学数学、小学英语组、政治组将骨干教师在站研修与区级教研活动相结合,地理组、音乐组、体育组将各类学生活动、教学比赛与工作站的活动相结合;四是紧跟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步伐,如中学英语、小学数学以专题讲座和课例研修的方式深入研究并实践学科核心素养;五是利用新技术促进教师团队建设,如中学语文、小学数学利用微信开展在线沙龙和微信论坛;六是注重学员的师德修养和个人修为,如音乐、美术、小学语文组在学科中渗透师德与审美教育。
苏明义主任对各组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明年的研究课活动方案进行了解读。苏主任认为各组都基本确立了具有本学科特色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开始从学科知识与方法为基础关注学科素养与文化,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实效,活动的开展既有视野又接地气,既丰富多元又能衔接融合。
两位顾问在听完各组的工作汇报之后,对各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杜毓贞老师认为,注重团队合作、活动开展扎实是海淀教师队伍建设的一贯传统,名师工作站学科组长作为海淀教师梯队建设的关键人物,要有人梯精神,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团队关注学科前沿,树立大格局和大视野;吴琼老师认为,在名师工作站的所有活动中,“读书活动”的实效性最难把握和落实,但对于骨干教师来说,提升阅读素养,加强人文素质,却是最为重要的事,学科组要敢于啃这块硬骨头,在活动设计上多下功夫,学科组长最重要的职责是进行专业引领,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后期的活动中,要让每一位老师把“一节研究课的展示”变成“一个深入持久的研究”,注重过程研讨和同伴作用的发挥。
此次会议的召开为持续半年的“书香文化节”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对下一阶段的研修进行了充分调研和规划,也意味着“教学交流研讨季”活动相关准备工作正式启动。( 文图:海淀区名师工作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