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满足一线教师对古诗文教学和国学教育的实际需要,根据市教委《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国学教育培训的通知》要求,海淀区教委、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与首都师范大学国学院合作,于2016年4月16日至6月25日联合举办10天国学教育专题培训“海淀区语文骨干教师古诗文教学提升班”,143名语文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
4月16日上午举办了简短开班仪式。参加开班仪式的领导有:海淀教委人力资源科刘大鹏科长、王文彦老师,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申军红、师训部副主任张桂凤,首都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赵敏俐教授、副主任徐健顺副教授,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国学教育培训项目负责人杨美俊老师等。申军红副校长主持了开班仪式。随后利用每周六开始了培训教学活动,目前已经完成了一半课程。
海淀教委、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首师大领导出席培训班开班仪式
课程内容精彩纷呈,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有文字学、音韵学、诗教和乐教等理论性课程,也有吟诵、古诗文创作和教学实操性课程,还有实地观摩课程。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教授讲授《诗经与诗教》,启发学员思考当代古诗文教学应当继承诗教的优良传统;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讲授《汉语词源学》,帮助学员学会从中国汉字的视角剖析汉诗的独特性,从文字、意象层面理解古诗文;首都师范大学冯蒸教授讲授《音韵学知识》,讲解吟诵中涉及到的音韵学知识,为学员了解古诗文声韵含义、从读音和读法层面理解古诗文打下基础;首都师范大学徐健顺副教授讲授《为诗正名--汉诗不是poem》、《打开历史心结--中华文化精神》、《儒士生态与汉诗主题》、《唱自己的歌》、《中国式读书法-吟诵》,帮助学员认识中西文化差别,从中华文明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儒士精神视角出发理解古诗文,掌握吟诵基本规则,吟诵蒙学、近体诗、白话诗等;景山学校王海兴教师分享《国学教育中的古诗文教学》,讲解对联和近体诗创作方法、吟诵在古诗文学习中的作用,使学员了解和掌握古诗文格律、声韵、文体等知识。
赵敏俐老师和冯蒸老师授课现场
王宁老师和徐健顺老师授课现场
为了确保培训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教师学习提高,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与首师大国学院共同组成了培训管理团队。管理团队利用新媒体手段,建立11个微信学习小组。每次课后,线下辅导团队在微信里发布信息、答疑、辅导吟诵,帮助学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复习、巩固培训内容,实现培训延展;建立工作坊机制,搭建交流平台,帮助学员将培训成果转化到教学中,学员切磋交流,形成学习共同体。
工作坊会议现场
通过精诚合作、有效实施,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员们表示在培训中开阔视野,受益匪浅。如获得了理解中国诗歌、国学教育新角度,开始反思自己古诗文教学,点燃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想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精神。有的学员已将培训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如吟诵教学法)运用到古诗文课堂教学中,并初见成效。学员们对后续课程充满了期待!
(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 迟淑玲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