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开元(中国)
凝聚智慧解难题 共谋教师教育新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结题会
2015-12-28 14:17

2015年12月25日,KY.COM召开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结题会,罗滨校长主持的“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实践研究”和申军红副校长主持的“教师培训需求分析模型建构研究”两个课题同时结题。参加会议的专家有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王海燕教授,北京教育学院汤丰林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李芒教授、郑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李琼教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李锋亮副教授,北京教育学院吴欣歆副教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唐建华老师,北京开放大学张晓老师。参加结题会的还有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各学科教研员,来自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八一学校等十六所实验学校的老师们。会议由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支瑶主持。

图1 课题组成员同参会专家领导合影

图2 进修学校支瑶副校长主持会议

两个课题组先后进行了结题汇报。

罗滨校长带领团队进行“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汇报。罗滨校长从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和研训部门面临的挑战出发,阐释了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价值,重点介绍了课题研究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组群建设、学科教学关键问题的提炼、资源研发的工作机制和基本流程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进修学校化学教研员陈颖老师介绍了资源利用在促进区域教研创新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北京市八一学校的宋晓敏老师介绍了资源应用如何帮助学校提升校本研修的品质;进修学校资源建设中心的袁华老师结合自身参与资源建设的经历,讲解了如何应用技术来优化资源呈现方式。课题汇报从多个层面展示了资源研发和实践的过程和成果。

图3  进修学校罗滨校长作结题报告

图4  进修学校陈颖老师发言

图5  八一学校宋晓敏老师发言

图6  进修学校袁华老师发言

“教师培训需求分析模型建构研究”结题报告由两部分构成,课题负责人申军红副校长重点介绍了课题研究成果“行为导向的教师培训需求分析进阶模型”,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王永祥、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副校长郭红霞分别汇报了“海淀区新任班主任培训需求分析案例”“东升学区小学语文新任教师培训需求分析案例”,让与会者对模型的操作性与普适性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课题组提出的“行为导向的教师培训需求分析进阶模型”,突出了教师行为指标的分析,实践基础比较扎实,进阶特点突出。

图7   申军红副校长作结题报告

图8   进修学校王永祥老师发言

图9  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郭红霞副校长发言

汇报结束后,专家组进行了合议,形成了结题意见。

李芒教授代表专家组宣读了“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实践研究”鉴定意见。认为该课题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具有开拓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在成果上取得了很多项突破。第一,分层分类进行教师培训资源建设,能够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共性需求和个性化需求。第二,建构了学科教学关键问题提炼模型,为其他学科及本学科的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第三,科学开发新任教师教育资源建设体系,用教师的深度学习推进学生的深度学习。第四,借助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实现教师学习方式的转型,实现了教师的“泛在学习”。第五,研究报告体现了共研共建共享的协同创新思路,确保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创新性。第六,教师教育资源建设与教研相结合,与教师专业成长相结合,与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化相结合,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第七,通识培训课程与具体学科课程相结合,体现了核心素养与科学素养相互融合的基本思路。第八,系统的资源开发,实现了从散点式研究到持续性研究转变。成果丰厚,视野开阔,是一项优秀的课题研究,课题组专家一致同意课题结题。

图10  李芒教授宣读课题鉴定意见

王海燕教授宣读了“教师培训需求分析模型建构研究”的鉴定意见,认为研究主题聚焦于教师培训需求分析模型建构,并以新任教师为例,体现了研究的针对性和创新性;同时构建了“行为导向的教师培训需求分析进阶模型”,体现了研究的应用性和借鉴性,课题组专家一致同意课题结题。

图11  王海燕教授宣读课题鉴定意见

汤丰林教授对两个课题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汤教授认为这两个课题非常务实,非常有深度并且直指教育的终极目标,很好的体现了当前教育综合改革和教师发展的新动向,对“十三五”的教师培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12  汤丰林教授做点评

两项课题的结题会圆满结束,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教育研究工作又将是一个新的开始!(文:教科室,图:王立辰)

进修开元(中国)
版权所有:KY.COM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29号 100097
事业单位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381号         京ICP备140623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