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概要】
2015年10月31日,由教师教育资源联盟主办、KY.COM承办的教师教育资源联盟工作会在京举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综合处主任罗志刚,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孟刚,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志成、北京市海淀区教工委书记尹丽君、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学会会长齐渝华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开放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基础教育分社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北京市海淀区、东城区、宣武区、朝阳区、丰台区,上海徐汇区、静安区,重庆北碚区,天津南开区、江苏常州等市、区研训部门的领导和教研员代表以及来自呼和浩特、贵阳、南明等地的领导和研训者代表,共120余人。
会议围绕“分享资源建设智慧 推进资源共享应用”分四单元展开。
第一单元,首先尹丽君书记致辞,随后与会代表聆听了教师教育资源联盟理事长、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副主任、KY.COM罗滨校长的专题报告“教师教育资源建设及应用的研究和实践”,报告总结了联盟的工作进展,介绍了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在资源建设与应用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第二单元,分论坛交流。在第一分论坛,来自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江苏省常州市教科院、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的5位联盟单位代表就“如何提炼关键问题并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呈现了他们的思考与实践,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李文萱院长进行了专家点评。在第二分论坛,来自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基础教育分社、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天津市南开区教育中心的4位联盟单位代表就“如何将问题解决方案转化为教师教育资源”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特色,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朱福荣院长进行了专家点评。
第三单元,来自KY.CO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的3位项目负责人就教师教育资源使用策略与平台开发建议进行了大会交流。
第四单元,北京教育学院杨志成副院长进行了大会点评,孟刚副秘书长、罗志刚主任发表了精彩的讲话,在KY.COM支瑶副校长的总结下工作会圆满落下帷幕。
图1 会议现场
图2 领导、专家合影
第一单元 领导致辞 专题报告
第一单元包括介绍来宾、领导致辞和专题报告两个环节,由KY.COM支瑶副校长主持。
图3 KY.COM支瑶副校长主持
1. 领导致辞:整合学科资源、部门资源,凝聚联盟正能量,促进资源建设工作长效开展
尹丽君书记对工作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致辞中提到,教师教育资源联盟自成立起,各联盟成员单位聚焦优势学科,整合地区优质的教师培训资源,共研、共建了学科教学关键问题的资源。KY.COM作为联盟的发起单位,学校的资源建设中心科学规划并建立了有效的资源开发、管理使用和评价的机制,协同教研师训等部门开发了学科教学策略解析、学科前沿问题介绍、新任教师通识培训等多种教师教育微课程资源。针对目前的教师教育资源和教师研训需求的供求矛盾,她期望各成员单位携手共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丰富资源内容,探索资源共享机制,创新资源使用方式,提高教师研修质量。
图4 北京市海淀区教工委尹丽君书记致辞
2. 专题报告:回顾前期,立足现在,展望2016年
基于联盟工作和“海淀经验”,罗滨理事长作题为“教师教育资源建设及应用的研究和实践”的专题报告。报告一方面回顾总结了从联盟启动至今近一年的工作,汇总了各联盟单位的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微视频课程资源的研发现状。另一方面围绕“资源研发建设”和“资源应用及平台选择”展开论述。提出“关键问题”类资源研发应关注从问题到方案,从方案到资源的转化;学科教学策略类资源研发的思路是研修活动与资源研发同步并行,但重在规划,即将研修活动主题化、主题专题化、专题问题化、问题资源化;资源研发和使用的机制为优势学科试点先行,重点建设,形成建设指南。最后罗滨理事长布置了联盟下一阶段的工作。她指出,通过联盟单位之间紧密、深度合作,利用多样的建设途径继续研发内容多元的教师教育资源;开展平台的选择、试用工作,为资源应用做好准备。
图5 罗滨理事长做专题报告
第二单元 主题论坛
主题1:如何提炼关键问题并形成问题解决方案
本论坛由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曾拥军主任主持。先后由来自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江苏省常州市教科院、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的5位项目负责人就“如何提炼关键问题并形成问题解决方案”进行了专题研讨。
图6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曾拥军主任主持
1.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潘青就主题“初中生物教学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的确定方法”分别从关键问题的确定依据、确定过程和解决方案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并向参会人员展示了专家讲座、访谈、课堂实录等三种成果形式。
图7 北京市教育学院宣武分院潘青发言
2.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张俊雄就主题“基于目标导向的教学关键问题的形成”从课堂元素的平行化、研训主题的隐匿化深入分析了现实问题,提出了基于目标导向的、满足教师需求的资源建设途径,并将建设重点放在了教学问题解决上。
图8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张俊雄发言
3.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何书利结合学科教学关键问题研究的背景做“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关键问题研究”的主题发言,整体介绍了工作推进情况,并以英语学科为例介绍了学科教学关键问题资源建设的具体进展,最后提出了对未来工作的几点思考。
图9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何书利发言
4. 江苏省常州市教科院李军以“且思且行”为题,归纳出“一个中心、两个立足点、三类关键问题、四个归类维度”的认识,一个中心是指如何提炼关键问题并形成问题解决方案;两个立足点是指立足于价值意义和基本属性;三类关键问题是指基础性问题、前沿性问题、屏障性问题;四个归类维度是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改善教学设计实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评价效益。最后,提出了问题生成并解决的具体流程。
图10 江苏省常州市教科院李军发言
5.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谢守成基于语文学科做了题为“综合与实践——初中语文教学关键问题解析”的发言。发言阐述了“一个核心、一个设想、一点思考”的认识,一个核心是指注重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一个设想是从团队分层、关键问题分类、具体任务分配三方面开展工作;一点思考则指出了由于教师情况不同、学生状况不同、问题呈现不同等原因,需要考虑问题解决措施的适用性。
图11 北京市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谢守成发言
随后,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李文萱院长进行了专家点评,她首先依次对5位发言人所分享的内容进行了概括总结和点评,之后发表了自己对于如何提炼关键问题并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想法。她提到目前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理念转化为教师具体的行为,可以充分结合课标、教师素养、学生特性、文献调研等各个方面,综合推动关键问题的生成和解决。
图12 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李文萱院长点评
第二单元 主题论坛
主题2:如何将问题解决方案转化为教师教育资源
本论坛由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李玉春书记主持。先后由来自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基础教育分社、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天津市南开区教育中心的4位项目负责人就“如何将问题解决方案转化为教师教育资源”进行了专题研讨,分享了学科教学关键问题的微视频资源。
图13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李玉春书记主持
1.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杨国燕就主题“课堂是资源生成的阵地” 进行了发言。杨老师以初中数学“有理数加法”等课题的教学资源研发过程为例,阐述了基于调研和教学现状分析的关键问题提炼思路;基于实践改进的问题解决策略提炼方法;明确了“立足课堂生成资源”的项目实施理念和指导思想。
图14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杨国燕发言
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基础教育分社申蔷就主题“深挖需求 精耕内容 整合资源” 进行了发言。申社长向与会者介绍了基础教育分社在以往国培项目及教师培训工作中研发和使用的资源以及将资源用于培训的具体方式,丰富的培训资源实现了受训教师对课程的“菜单式”选择。外研社未来将聚焦“互联网+教师教育学术生态圈”的发展规划,与联盟成员单位合作、共研、共享更多的教师教育资源。
图15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基础教育分社申蔷发言
3. 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姚秋平就主题“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进行了发言。姚老师阐述了他们所承担的初中化学教学关键问题项目的资源研发过程,提出将教学实践、教研活动、课程建设和研修学习融为一体的工作思路,强调资源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即在教学的持续改进过程中不断完善资源。
图16 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姚秋平发言
4. 天津市南开区教育中心王立就主题“从方案到资源”进行了发言。王老师就团队已经研发的初中化学教学关键问题项目中的上课、说课、评课、问题解读等视频片段向与会者进行了展示和简介,阐述了他们在研发过程中的思考、实践和收获。其特色是专家和骨干教师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经典课例进行分析和点评,全面梳理了关键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
图17 天津市南开区教育中心王立发言
随后,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朱福荣院长进行了专家点评。朱院长从资源研发主体、研发价值、研发内容和途径等方面对四位发言人的报告作了精炼的概括和点评。再次强调资源研发主体不仅要有专家和教研员更要有一线教师参与进来,发挥一线教师的积极能动性;资源研发和使用的目的是促进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研发的内容应满足和服务于教师的实际需求,应需而研应需而建;资源研发遵循“始于调研、聚焦主题、分解专题”的思路逐步展开。
图18 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朱福荣院长点评
第三单元 专题研讨
专题研讨由江苏省常州市教科院朱志平院长主持。先后由来自KY.CO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的3位项目负责人就“教师教育资源使用与平台开发”进行了大会交流。
图19 江苏省常州市教科院朱志平院长主持
KY.COM陈颖就主题“资源,助力高效教研”探索了混合式研修的模式。借助于中国大学MOOC平台进行线上教研,开设适合区域教师开展学科教研活动的SPOC课程;从培养未来的培训者的角度出发,结合教师实际需求成立研修班,制定线下研修方案;在研修实施过程中又可以生成新的资源;利用微信群征集参训者的意见,并根据参训者的实际情况调整线上的SPOC课程,构成了从资源建设到混合式研修的良性循环圈。
图20 KY.COM陈颖发言
2. 高等教育出版社苏伶俐就主题“课程中心教学关键问题项目的进展情况”介绍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合作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指导丛书》的情况。项目采用课题立项带动内容研发的方式,基于问题和实践开展研究和资源建设。她还介绍了丛书的架构、部分学科的微视频案例及平台的应用。最后,她表示愿意发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平台、人力及课程资源的优势,为资源联盟提供更好的服务。
图21 高等教育出版社苏伶俐发言
3.北京大学蔡可的发言题目是“基于常态化研修资源共建共享的技术解决方案”。他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分别从平台的设计理念和功能的角度,阐述了要真正使资源运转起来,需要结合联盟单位的实际应用,以实际场景的应用为任务驱动,在具体实施中逐步推进,实现区域研训一体化,开展联片教研、跨区远程研修。介绍了工作坊的高端研修模式,支持有组织的远程学习和自组织的远程研修。最后,他强调平台必须个性化的定制,希望与联盟各成员单位共同探索技术实现的路径。
图22 北京大学蔡可发言
第四单元 专家点评、领导讲话
杨志成副院长分别从历史回顾、时代特征、未来趋势、联盟价值和相关建议五个方面跟与会代表们做了深入的交流。他结合教师的四个素养,即基础性素养、职业素养、核心素养和发展素养,强调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基于实践、趋于师生平等,最后提出了联盟单位要积累并固化机制性经验,构建开放性体系,并且要深入思考面向未来的教师培训。
图23 北京教育学院杨志成副院长点评
孟刚副秘书长发表了重要讲话。就“共享”、“问题”、“自生长”、“分享”4个关键词,他强调共享对教育生态的改善起到非常巨大的推进作用;资源建设应以问题为导向,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分享建设和使用经验,切实为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图24 中国教育学会孟刚副秘书长讲话
罗志刚主任在讲话中强调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研讨如何做好技术与教研的融合,让研训助力技术应用,让技术助力研训创新;并从平台建设、平台运营、机制创新等方面对资源应用提出了建议。
图25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综合处罗志刚主任讲话
支瑶副校长就会议的整体内容做了大会总结并对与会领导、专家、代表等致以谢意,最后她提到要相信教师教育资源联盟这一大团队的力量,期待联盟单位的再相聚,加强联盟单位间各学科的深度研讨和紧密合作。
图26KY.COM支瑶副校长做大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