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1日、15日、18日三个下午,进修学校各20名教研员和培训者参加了由Paul博士主导的互动式教学培训。Paul博士是美国一名深受学生喜爱和教学成绩突出的杰出教师,对互动式教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培训开始,刘汝明副校长首先介绍了培训的安排和要求,指出教研员和培训者要通过培训学习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方式,并在以后的学科教研和分片教研中探索创新,以更加互动、有效的形式组织一线教师开展教研活动。
培训一开始,在U形的桌椅摆放中,Paul博士站在中央,面向每位教研员和培训者展开充满互动的培训。Paul博士的培训分为三部分:首先,Paul博士简要介绍互动式教学如何操作;然后,由人大附中李老师在实践中展示互动式教学的过程;接下来,参加培训的教研员和培训者每人5分钟进行亲身实践,在操作和互动中学习。在这5分钟里,由一名教研员或培训者扮演教师,其它参加培训的人则作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互动式学习。这样,教研员和培训者在“亲身参与互动式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学习互动式教学,不仅提升了教育理念、开阔了视野,更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切身体验、练习互动式教学的操作技能、形成丰富的认识和深入的反思。这样的培训形式也有利于接受培训者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将所学内容转化为实践应用。
互动式培训1
互动式培训2
互动式培训3
互动式培训4
9月15日下午,Paul博士与理科教研员、培训者们深入讨论了互动式教学中常见的问题。通过讨论,大家对互动式教学背后的教育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解决了很多疑问和困惑、明确了更多的操作细节、在交流碰撞中也产生了新的想法和创造性的建议。例如:互动式教学的目标重点不在知识的记忆,而是重视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生生、师生互动和讨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论证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比起传统教学,互动式教学的改变不仅仅在课堂上,而是包括课堂教学、作业和评价的系统变革。教师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好基础知识,学生要对知识的学习自我负责,课堂上的时间更多用来讨论问题、发展高级思维能力。为保证学生能够认真预习,Paul一般在每节课刚开始都进行简短的测试来检验知识学习效果,并将测试成绩计入平时成绩。在讨论中,大家还提出了一些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并展开深入讨论、得出有创造性的意见,例如:在课堂互动交流中,如果学生的讨论远离了主题,通过哪些策略可以把学生引回来。
互动式培训5
互动式培训6
互动式培训7
在三次活动的过程中,教研员和培训者们精神饱满、积极参与互动,讨论时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认真聆听他人观点并真诚表达个人意见。教研员和培训者在Paul博士的指导下,在“做中学”,普遍反映学习效果好、体验深、收获大,并表示对未来教研工作的创新有很大的启发价值。(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课程发展中心 201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