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发展空间,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海淀区优秀教师梯队建设研修班教学交流研讨季活动于2012年6月开始,2012年12月结束。为全面总结这一持续半年的大型教学交流研讨活动,海淀区名师工作站于2013年1月15日、16日,召开教学交流研讨季特级教师座谈会,邀请在教学交流研讨季活动中担任指导教师或评委的本区特级教师,以及名师工作站顾问沙福敏老师、谈文玉老师等13位特级教师参与座谈。海淀区教委主任助理高亚全主持会议。
吴琼主任首先从活动的筹备、活动的实施、活动的效果等方面对整个活动的概况进行了介绍,之后,与会教师从评委或指导教师的不同身份出发,交流在参与教学交流研讨季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并从活动效果与影响、教师收获与提高、活动组织与实施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对此次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教学交流研讨季活动的评分细则、备课研讨过程、现场课实施效果,结合所在学校、所在团队、所在学科的具体情况,深入探讨了骨干教师培养的有效策略,对海淀区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骨干教师在团队建设中的作用发挥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陈延军老师指出,“团队意识”在此次活动中体现的非常强烈,自主组建研究团队进行备课研讨是老师们收获最大的环节。王冬梅老师以生物学科的两节课为例,认为从问题线索设计、结构设置、活动的实施都非常关注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尽管在一些环节上还不尽完美,但老师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关注、对教学方式的大胆创新已经非常难得。谈文玉老师指出,此次活动的主题指引了当前课堂教学的努力方向,为市级学科带头人呈现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探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
沙福敏老师总结到,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永恒话题,对学科知识本质的探索应成为教师们永恒的追求,对骨干教师培养应该职业化、长期化,这次教学交流研讨季活动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为骨干教师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并且在全区甚至全市范围内引起了较大的反响,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由此体现。
教学交流研讨季已落下帷幕,但关于活动的研究和思考仍在继续,我们将进一步总结和梳理活动的成果,在骨干教师培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韩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