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海淀进校职教研修室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中职课程思政”主题研修,带领中职教师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特点与职业方向,挖掘课程教学内容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将茶文化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实现研修课程推动课程思政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2024年4月26日,职教研修室举办了“中华优秀传统茶文化赋能课程思政”的教师研修成果交流,活动由教研员董捷迎主持。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北京市盲人学校、怀柔区职业学校教师参与现场成果交流,教师们通过微课讲述、调研汇报、作品展示等形式对茶文化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进行了精彩呈现。
活动伊始,董捷迎老师介绍了“茶文化赋能中职课程思政”研修课程发展历程,课程历经一年,采用了“研究—研修—实践—传播”的全链条教师研修体系。职教研修室在需求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专题研修课程,帮助教师主动发掘、加工和利用茶文化的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之后中职教师将茶文化与各专业特点相结合,在各校开展了课程思政实践。最后教师们分组讨论各自教学成果,产出“茶文化有机融入中职课程”的课程思政成果。成果汇报会旨在传播课程思政研修成果,增强全体中职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提升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能力和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形成课程思政育人自觉。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康楠老师首先做汇报,以幼儿保育专业手工课程中的幼儿园特定活动环境设计制作的教学内容为例,康老师引入茶文化到教学中,以茶文化为载体开展项目学习,通过对茶文化的体验,增强学生对茶文化的认识,指导学生用所学手工课程技能设计制作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幼儿园活动环境,一座座茶山,一个个炒茶场景等手工作品脱颖而出,学生在设计制作环境作品的同时,感悟着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实现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育的课程思政效果。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姜晓建老师进行了《茶文化融入专业课程》的研究成果汇报,分享了媒体艺术系在专业课程与茶文化有机融合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学生们通过学习设计各类茶的宣传折页、茶LOGO、茶文创等,潜移默化中将茶文化融入专业知识,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张婷老师以“工匠精神视域下TAFE教育模式改革与茶文化融合互鉴”为题进行了说课展示,张老师将《TAFE经济应用文写作与演讲口才》专业课程与茶文化相融合,以茶文化元素为载体,学生在体验茶艺礼仪、制茶工序、茶艺表演、茶艺创新基础上,开展写作和主题演讲,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TAFE教育模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互鉴。
北京市盲人学校张慧老师将茶文化与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创造性设计了《春季养肝与茶饮》的中药通识及技法校本课程。结合《茶经》对于不同茶特点的描述,引导学生小组研讨制定春季调配中药茶饮的不同方案,由此增强了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丰富性,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
北京市怀柔职业学校张玉梅老师以“以茶为媒,讲好‘中国茶文化’思政课”为题,分享了茶文化元素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的不同策略与手段。设立“茶文化与道德修养”“茶文化与人际关系”等思政课程议题,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小组茶艺实践、辩论等,推动教师将茶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深化学生的文化认知,增强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
思政课教师 张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