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1日下午,海淀进校师训部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清河分校开展了海淀区“十四五”时期中小学校本研修邀约展示活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清河分校创新教研机制,围绕“主题引领 文献赋能 团队协作”,开展促进学科“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实践,重视循证研修,实施有特色,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各学区负责人、学校教师培训负责人、部分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近300人现场参加本次邀约展示活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党委书记申军红,海淀区清河学区管理中心副主任贾斌,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一体化集团总校长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清河分校执行校长王玲湘,海淀进校师训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张晓、副主任马萍及校本研修项目负责人、相关学科培训者出席现场活动。清华附小一体化集团校有关领导及教师也参加了本次活动。
展示活动由师训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张晓主持,包括学校校本研修经验及成果分享、教研组学科研修展示及指导两个单元。
海淀进校师训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张晓主持活动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一体化集团总校长窦桂梅致欢迎辞。窦校长介绍了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百年历史沿革,诠释了在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总体目标要求下,清华大学附属小学集团化办学的历史渊源与责任担当。作为清华附小教育集团的成员校,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清河分校在区域教研的引领下,结合校情,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质量导向,创新校本研修机制与路径。窦校长表示,此次校本研修邀约展示活动,清华附小清河分校敢于承担、敢于亮相,勇气难能可贵。期待各位专家老师给予更多诊断和指导,共同助力课标理念落地、课堂教学变革和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一体化集团总校长窦桂梅致辞
第一单元 学校校本研修经验及成果分享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清河分校执行校长王玲湘以“主题引领 文献赋能 团队协作——聚焦‘教—学—评’一致性的校本研修实践”为题,分享学校校本研修的经验与成果。
王校长通过窦桂梅校长的四个关键事件,介绍了清华附小从一位教育家到一群教育家精神践行者的教育家办学历程。根据国家要求、课改规定、学校基础,学校明确校本研修三个目标:一是通过主题引领,让教研主题成为教师团队研究方向的“指南针”,走出碎片化的教研困境;二是借助文献赋能,让文献资料成为提升校本研修高度的“能量场”,走出低水平循环的教研困境;三是依靠团队协作,让激励相融成为积蓄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源”,走出个体单打独斗驱动的困境。依据目标导向,王校长提出了“3+1+4”校本研修机制,即三个核心要素(主题引领、文献赋能、团队协作)、一条联动路径(研究、培训、展示)、四个实施(定研、展研、推研、诊研),并详细汇报了清华附小清河分校校本研修的实践成效,为与会领导、老师们提供了有益的实践案例与经验借鉴。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清河分校执行校长王玲湘做专题发言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党委书记申军红做领导讲话,对学校的校本研修进行点评指导。她首先代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对清华附小教育集团的干部教师为本次校本研修邀约展示活动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对区内外同仁共同聚焦校本研修进行分享和研讨表示欢迎。
申书记简要介绍了海淀区校本研修邀约展示活动的背景,活动旨在发挥校本研修先进校的辐射引领作用,落实各级部门有关校本研修的工作意见,通过基于现场、基于案例的体验式学习校本研修的优秀经验,实现全区中小学校的协同共进。展示学校要聚焦校本研修工作的重点任务有所突破,解决真问题,有实效、能示范、能推广。
申书记充分肯定了清华附小清河分校邀约展示活动的亮点:一是活动设计层层深入,主题聚焦,目标指向清晰;二是体现以校为本,建构从要素到机制、策略的校本研修体系,创建教育家精神引领的教师发展赛道;三是凸显集团一体化特点,借助集团资源优势,打破校际界限。
最后,申书记强调,校长、教师培训负责人、教研组长这三个群体对于校本研修的重视程度、认识水平、专业能力,决定了学校校本研修的质量,进而决定了学校教师队伍的质量和办学质量。她对海淀区各校的校本研修工作提出了期望:一是优化校本研修机制,统筹校本教研、培训、科研,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实施;二是努力营造平等协商、合作交流、互助共生、自主反思的校本研修文化;三是做好校本研修“十四五”中期交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校本研修工作。期待更多学校都能产出具有海淀水平、体现海淀特色的校本研修经验。
海淀进校党委书记申军红做领导讲话
第二单元 教研组学科研修展示及指导
教研组研究课展示环节,共展示了小学语文、小学英语、小学体育和跨学科主题学习4节研究课。分别为王蕾老师执教的《群文联读》、孙钰莹老师执教的《I Love the Beautiful Parks》、柳泉老师执教的《各种方式接力赛》和董琬茹老师执教的《做一辆“祝融号”火星车》。
在教学设计方面,学科教研组围绕“主题引领 文献赋能 团队协作”的核心要素,提炼课程标准中的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确定核心目标并具体化,围绕学习目标制订评价框架,通过设定学习任务进行教学实施,在过程中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反思改进教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表现的合理预测和恰当评价贯穿教学始终,评价成为学与教的中介,真实体现了学校“教—学—评”一致性的校本研修成效。
研究课展示现场
教研组学科研修展示环节,分别由清华附小清河分校的语文教研组长王贺、英语教研组长郭姗姗、体育教研组长张玉国和数学教研组长汤柳,围绕上述4节研究课展开教研组主题研修。
四个学科的研修主题均聚焦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实践,分别侧重于语文学习任务设计、英语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体育单元教学实践探索和科学与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学科研修主体是校内相关学科教师,同时也调动起校外与会教师卷入交流。各学科、各组教师依据观课分工、带着观察结果,进行充分而深入的研讨,教研氛围热烈。展示环节最后,由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学科培训者王化英、樊凯、李佳、牛永生、韩民扬,以及小学体育教研员谢娟分别对各教研组学科研修的组织实施进行点评与指导。清华附小一体化集团教师代表胡兰、张华毓、刘建伟、汤卫红分别做小结。
学科研修环节,旨在促进学科教师更新理念、掌握方法,努力将课标理念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去,真正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教研组学科研修展示及指导现场
本次校本研修邀约展示活动旨在落实《“十四五”时期海淀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方案》《“十四五”时期海淀区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指导意见》,活动回应了一线学校聚焦教育教学改革热点的实践探索经验,在更大范围汇聚与分享了区域校本研修优秀经验,辐射带动了区域与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成果交流以及转化应用,有力实现了区校校本研修工作的协同共进。
文:韩硕、迟淑玲、谭文明、马萍
图:清华附小清河分校
编辑:夏玲玉